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读书也莫灯下黑
◎白麟
  不少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往往看得到“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却忽略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甚至熟视无睹,这就是所谓“风景在别处”的误区吧。其实,好多人在读书这件事上也犯了通病——“灯下黑”。
  曾经,多少年轻人大谈欧美文学、西方艺术,张口闭口就是什么斯基、什么科夫,不排除有卖弄之嫌。更有个别文学青年说从不读中国作家的作品,似乎“国货”都是一堆糟粕。我并不是反对多读西方的文史哲,博览群书才能兼收并蓄,中西对照更可水乳交融,但也没必要一味崇洋媚外,只有外国的月亮圆那是数典忘祖。当我问及身边的文友,既然你饱读了那么多的诗书,那出自咱脚下这片故土的经典著作可曾看过几本?回答却是叫人失望。我不由想起这句老话——读书也得防“灯下黑”呀!
  且不说宝鸡乃炎帝故里、周秦文明的发祥地,也不说出土过多少青铜重器、石鼓名碑,单从这块母土孕育而生的中华传统经典就不可胜数,最著名的《周易》《周礼》《诗经》等周文化的遗存,被世代奉为圭臬,视作珍宝。从《周易》能读到东方最朴素的哲学,从《周礼》能读到中国最古老的百工,从《诗经》更能读到国人最初的烟火,何乐而不为呢?试看,大作家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翻遍县志村史,甚至把几十年的《陕西日报》都翻了一遍,就是为了找寻身边最真实的历史;陈忠实为了创作《白鹿原》,不惜翻阅大量当地的文史资料乃至搜寻民间逸闻,也是为了留存一段真实的历史。反观我们一些读书人的浅薄,未免显得有些迂腐了。
  古人犹言敝帚自珍,我们的文化瑰宝,今人首先得自己珍爱并有责任发扬光大,对我们脚下这方沃土诞生的典籍更要认真解读、倍加重视、鼎力推介,从而文化天下。说到这里,不妨拿起身边祖传的经史子集,尽管古汉语有些枯拗难读,也得下下功夫,哪怕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也是开卷有益的。
  我觉得,读书别忘了出自身边的“乡土书”,读懂了家乡也便能读懂世界。所以深学国语才会重国风,多识国宝才会掀国潮,这样溯源而上,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源头活水,对一个国家而言那就是文化自信。
  读书也莫“灯下黑”,做一个真正知书达理的读者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