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学周刊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特稿
第07版:本市新闻
第08版:百姓关注
标题导航
|
桃李传承书香为伴
从电影中得到人生启迪
让人欲罢不能的生动讲授
学会常识过好自己
一名教师的担当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学会常识过好自己
◎絮芯
觉得彷徨的时候,就读书吧,每一本书里都有一条通向心灵的小径,能听见花开的声音。一本书在手,心中便会亮起一盏明灯,指引人前行,让人受益终身。每当读书的时候,我仿若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当然,我也有烦心的时候,这时我总是从书架上拿下杜骏飞老师的那本《常识课》,让生活中的“拦路虎”,在杜老师谈笑风生间,一一化解。
杜老师在书中解答着当代人成长、求学、求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人们摆脱在家庭、情感、学业、职场等领域的倦怠、焦虑情绪。有人提出在择业时,是应该选择有挑战性的工作,还是选择一个安稳的工作?杜老师给出这样的答案: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判断,要做符合自己天性、能力的事业。优秀,永远只属于少数人。多数人的权利是学习优秀,做更好的自己。如果你自己不适合挑战,那就帮助更优秀的人去挑战!面对初入职场而彷徨的年轻人时,杜老师列出了几条“待人之道”:要和朋友之间维系情感,但不必强求,也不必旁涉观念与理性;要和熟人之间就事论事,减少私人化、情感化的接触,与人在公共边界内交往;要善待陌生人,但不要轻易上升到更高的关系维度……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每一个回答都击中了关键点,每一句话语都蕴含深意,每一个观点都抚慰着人的心绪,打开了人的心扉。
这位南京大学的教授,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注意到青年人的困惑,他发现学子们急于问的,往往并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常识”问题,于是他仔细推敲,对症“事业与生活”,将个性化的问题通式化。书中的一行行文字,不仅具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视野,更是杜老师的教师使命担当,这些“常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为迷茫的年轻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而我也学会了这些“常识”,用它们激励自己,勇往直前,过得更好。
即便离开了课堂,在生活中,我还是需要有一些老师,去解答我的疑问,总还是需要有一些“课本”,能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书中,我感受到了杜老师那颗温暖关爱的心,我的心也跟着暖了起来,想必这就是这本教师写的书的绝妙之处吧。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