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边的“在水一方”景观(资料图片) 央视名牌栏目《中国诗词大会》曾有一期,开场就是众人齐诵《蒹葭》的场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中的《蒹葭》篇。“在水一方”的景观带就在如今的宝鸡渭河百里画廊。那传诵三千多年的“伊人”倩影,依然可以在宝鸡的渭水边看到。
有一首歌曲《在水一方》的意境就出自《诗经》,曾红透了大江南北,屡唱不衰,可见《诗经》几千年传诵的魅力。盛夏七月,草木生香,漫步在宝鸡渭河百里画廊,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绝美画卷徐徐展开。百里画廊有“千亩荷塘”“在水一方”“万顷芦荡”等生态景观点。
打开《诗经》,回溯时光,一个秋日的清晨,河边的芦苇在清冷的秋色中荡漾,一位男子置身其中,他所思念、追求的佳人就在河水的那一方,水道迂回,仿佛可以看见她的样子,婉约窈窕、巧笑倩兮,又仿佛她就在水中汀洲之上,水波潋滟,映照出她姣好的面容。整首诗充满委婉惆怅的相思之情,自然景观与人的思想相得益彰。
《蒹葭》诗篇委婉多情,意境朦胧幻美,从长满了芦苇的水边秋景起兴,表现一位诗人对心上人梦寐以求的相思之情。“伊人”时而“在水一方”,时而“在水之湄”,时而“在水之涘”。诗人去追寻“伊人”,“伊人”忽而“宛在水中央”,忽而“宛在水中坻”,忽而“宛在水中沚”,从“宛”字上可以看出,就连诗人自己都无法确定亲眼所见是真是假,一切如影如幻如梦。
全诗将清冷的秋景与诗人内心忧伤的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正是求而不得,才让追寻伊人的人充满了向往与执着,让人甘愿克服重重险阻也要去苦苦追寻。
由此可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指的并不单单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以及对意中人的追寻,更是人们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所以,历代不少学者认为,《蒹葭》一诗不但表现出追求爱情中的直率、勇敢,而且含蕴着对人生“彼岸”的一种亲切的向往,有着为达目标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
据传,这首诗是秦人在宝鸡创业时,秦人首领为求贤者所作,所以这首诗收录在《秦风》中。求贤若渴、期望到达人生“彼岸”,这种精神,我们或可以与秦人不断开拓、奋发进取的精神相联系。
如今,宝鸡的渭河边景致怡然,沿河步道边细细的柳丝垂下,风起之时,宛如一女子在岸边浣洗悬垂的长发。近几年,宝鸡有不少青年汉服爱好者,尤其是青年女子,她们身着瑰丽、华彩的汉服,在渭河边的美丽景致中驻足,感悟发源于宝鸡渭河边的《诗经》文化、“伊人”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