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公益广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今年的杏
最美的色彩
铧尖上的光阴
那年那月那抹白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最美的色彩
◎絮芯
麦收时节,我总要回到故乡的小山村里待几天,听那悦耳的鸟鸣,看那满目葳蕤,闻那麦子的清香,感受那沁人心脾的舒坦。我喜欢村庄里漫坡流淌的绿,更喜欢那璀璨夺目的金黄。我知道,葳蕤的村庄里,有我的根,也有乡亲们金灿灿的希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诗中所言的“五月”是指农历,如果按照阳历计算,一般是每年的六月份前后。这时节,村子的小麦大部分成熟了,头戴草帽的老农站在田埂上,望着金黄的麦浪,黑黝黝的脸庞带着欣慰的笑容,嘴里不住念叨着:“麦黄了,收麦了,馒头蒸在锅里了……”这是千百年来,融进庄稼人血液里的牵念。
你听,收割机悦耳的轰鸣声响彻村落,那是丰收的声音,是对几个月来农人们繁忙劳作的最好赞歌。犹记儿时的夏季,我也曾跟在父亲身后,跟着乡亲们一起收割小麦。夏日的阳光是那么热烈,裸露的肌肤被晒得黝黑。但人们不畏酷热,戴着草帽、围着汗巾,在田间汗流浃背,挥舞着镰刀。孩子们则拎着襻笼,低着头捡拾遗落在田间的麦穗。麦子收割完后,要用架子车拉到麦场上摊开,然后用石碾碾压,一遍又一遍,直到露出暗红色的麦粒来。最后高扬起的麦子借助着燥热的风,变成了干净的麦粒,被农人们欣喜地捧进蛇皮袋里。
现在的“三夏”,有了联合收割机后,收割、脱粒都能一体化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农人们“龙口夺食”的节奏依旧未减,因为到了晾晒这一步,还是需人工操作。颗粒饱满、黄澄澄、金灿灿的麦粒晾晒在打麦场上,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望着眼前这炫目的金黄色,农人们满心欢喜,这是最靓丽的丰收美景,也是“家有余粮,心里不慌”的幸福。小麦晾晒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选择宽敞通风的空地摊薄,隔一段时间就要用耙子翻搅,让麦粒充分脱水,同时要将混入其中的麦壳、石子等杂物捡拾清理出来,经过连续几日的暴晒,最后过筛入仓。
炎热的夏季,漫步在村庄,金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不仅带来夏天的美好,更带来人间烟火的芬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