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为钛企发展插上数字羽翼
——访市政协委员、宝鸡瑞熙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辉
  本报记者组
  上到九天揽月的“嫦娥登月”工程,下到万米深海深潜器载人球舱,小到植入人体的钛毛细管……“宝鸡钛”的身影随处可见。我市钛及钛合金产业体系完备、链条完整、基础雄厚、潜力巨大,作为我市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在宝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宝鸡瑞熙钛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少辉。
  “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贾少辉说,作为一名行内从业者,深刻感受到中小民营钛企数字化水平不高之困,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制约着民营钛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贾少辉深有感触地说:“我对钛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但作为民营钛企在数字化、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以数据生产要素联接行业的五脏六腑、打通企业的七经八脉,让整个链条数据流通起来,让数据在与传统产业的碰撞融合中实现价值增量,但这恰恰是我们不具备的短板。”他认为,相关部门、市钛业协会等机构应该组织一些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生产进行专题调研,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样板,激励我市中小民营钛企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从根本上缓解人才短缺的困局。贾少辉希望我市民营钛企苦练内功、聚合外力,坚持“两条腿走路”,为宝鸡民营钛企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数字羽翼”。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