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风中的芦苇
◎张雅
  一股一股的西风,从翠矶山顶上刮来,从虢川河道里刮来,从东大街的红李树梢上刮来;掠过秋天的梦想,摧残了衙岭上的绿柳红菊,掩盖了五里坡的层林尽染,把桃川河、把青峰峡装帧进清雅肃穆的水墨画里。连同云溪湖畔、姜眉道旁,曾经在秋风里风姿飘摇的一丛丛芦苇。此刻,也成为画里灵动的点缀。
  一缕一缕的阳光,从鳌山峰顶倾泻,洒向青峰河谷,穿透林间的翠墨如黛,唤醒溪涧的沉沉欲睡。连同本该枝枝飘雪的芦花,此刻,也静默在这亮白的光影里。
  四周,重峦叠嶂,山峰如聚,浓墨重彩的是近的山、密的树,那淡了远了的波峰,可不就是那幅著名的《千里江山图》么?只有天空依然是泼彩的蓝墨,莹莹亮,暖心房。山色潋滟,水波荡漾,季节的残响回荡在耳畔,山林的迷蒙萦绕于眼前。在这深冬的严寒里,芦苇依然风韵犹存。失去了夏天的翠绿,也没有金秋的纱衣,它们变得干枯斑驳、身姿晦暗,但株株挺立,穗缨昂扬,像无数温柔的箭镞射向岁月;失去了晨晖夕阳里的舒展璀璨,它们叶片敛卷,旁逸斜出,执着而柔韧,虽经风蚀霜打,但仍保持着张扬的姿态,尊严犹在,精神不倒。“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句诗是赞美菊花的,而芦苇虽没有沁人心脾的香气,但它在凛冽寒风中的昂扬挺立,不正是悲壮倔强的生命豪气的体现吗?它也正是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们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呀。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很喜欢这句诗,每每吟诵它,那芦苇在数九寒冬的西风里的形象便呈现眼前:焦枯的枝干摇曳挤闹,蓬蓬的花絮翻飞起舞,好像那顶着霜雪、乘水而来的蒹葭姑娘,正顾盼生姿、笑意盈盈葳蕤而来,满载着诗情和画意,成为我心中的一片白月光。而今天,另一片白月光在我的心头缱绻:
  “328室孩子肚子疼,需要健胃消食片。”
  “612室低血糖,需要正点送餐。”
  “530室需要消毒液。”
  “406室需要垃圾袋。”……
  群里的消息五花八门,需求也各种各样,但得到的回复都是“马上解决!”尽管有时是晚上十一二点,有时是凌晨四五点。我们想象不到他们脱换一次防护服有多么麻烦,也不知道他们爬一次楼梯有多么费力,只知道在一次次为我们搬送生活用品之后,他们还抱歉说:“可能送晚了,面罩被雾气蒙住,实在看不清房间号了!”你说,这该是怎样温柔的一片白月光呀!
  不言风霜侵蚀,无意苦苦争春,不愿随波逐流,无须居功自傲。即使身姿不再柔美、色彩不再艳丽,也要把慷慨潇洒的气色渲染进这苍凉的凛冬里,孤傲地完成与季节的最美邂逅,沉稳从容,不骄不躁。这是风中的芦苇的品格,这,也是我们隔离点上无数个工作人员的品格。
  此刻,也许温室中正有水仙盛开,也许冰天雪地里正有寒梅绽放,但,我只能看到:我的窗外有一片浅浅的水塘,水塘里结的薄冰几天都没有融化,而水塘里那几簇并不是很密集的芦苇,在寒风里摇曳,在清辉里翻卷,把我们的青峰山水画装点得灵动而曼妙。
  我敬畏这寒冬里倔强的灵魂,我更敬畏具有这种倔强灵魂的人们!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