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力行
  我们去大散关的时候恰是西风正紧、秦山凄冷的深秋时节。
  披甲扬鬃的战马没有了,但四轮“铁马”风驰电掣,沿川陕公路往西南奔驰,才十来分钟,就绕进了秦岭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路两边的山势由开阔而狭窄,渐渐收紧。离宝鸡市约20公里处,道路急转,两山对峙情势迫人之处,“大散关”几个雄浑的大字赫然出现。
  一行人下得“马”来,群峰壁立,苍茫雄劲。路南沟陷,冷冷清姜河水,泠泠作响;路北就是进入景区的大门,但见石墙高垒、雉堞连亘,牌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正中苍黑斑驳的木匾上,是四个古朴遒劲的大字:“古大散关”。猎猎西风中,刚刚飞车穿越市衢的热闹繁华已然消逝,思绪飘远,心头不由得浮上了陆游那首著名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大散关地扼中原通往西域的隘口,为关中四关之一;同时沟通南北,自古为“川陕咽喉”。历史上,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余次。遥想陆游,年轻时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曾投奔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后参与了大散关强渡渭水战役,斗志昂扬驰骋在抗金斗争的第一线,那时的他,内心一定充满了收复故土、报国建功豪情。可惜不久王炎就被主和派召回京城,幕府撤散,一切终成泡影。晚年的陆游“僵卧孤村”,回望空度的岁月,梦里的峥嵘,一定会想起吴玠吴璘、想起王炎、想起自己,怎能不“书愤”呢?“铁马秋风”的壮阔雄浑里,藏着陆游多少壮志难酬的苍凉与悲怆啊!大门进来的第一个院落,就是以怀念陆游为主的大宋历史文化展区,院中有诗人像,四壁刻有诗文。
  除却军事重地,大散关还有另一个“身份”。传说老子东自函谷入关中,飘飘不知何至,在大散关写下了《道德经》。在大宋历史文化展区北,一座高大巍峨的两层楼宇就建在十级台阶之上,大殿正中是老子骑青牛的汉白玉像,另外还有清姜河野鱼化石、散氏盘、青釉剔花倒装壶等几样陈列物,古今难分、真假难辨,传说与史实交织、历史与现实交错,倒更给人一种神秘神奇的感觉,平添了这古大散关的魅力。
  绕过老子殿往后走,就开始爬山了,这里石级陡峭,沿路石栏杆上挂着铁链,落叶满地,簌簌作响,一派萧瑟。半山处有烽火台,登台眺望,群山如嶂,深秋阴冷,劲风吹来,众人真真领略了一番“高处不胜寒”的滋味。烽火台下,就是古战场遗址,可以看到守城的炮台,城墙上刻有“陈仓故道”几个大字,旁边还有一眼“龙泉”,泉水正从一个张开的石龙口里流出来,流到下面半腿高的石井台里去了。我们用枯叶接来尝了尝,清澈甘甜,应该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吧。古战场的另一面,隔着一道游廊,有个小小的平台,那里有真人般大小的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雕像,一坐一立,怒目向前,旁边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石碑,气势雄伟。
  从古战场往上到山顶苏轼像,全都是陡峭的石阶,我们一行中有老有少,便在山腰的茶室休息。轩敞的茶室北据山崖,南面玻璃落地,美景一览无余,对面的笔架山雄壮高耸,仿佛触手可及。远山如黛,山脊上隐约有一条白线伸向青霭腾起的高处,那是什么?难道是一条野径?从那里翻过去,应该还是山吧?翻多少山才能到四川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穿山而过的铁路提醒我,高铁到成都,不过几个小时罢了。
  有人问我,何不选春暖之时登山赏春,据说大散关上白鹃梅花开繁盛;也有人邀我盛夏之时进关避暑,说大散关树林阴翳暑热顿消,那当然也颇有意趣。但,萧瑟秋风、无边落木,放眼塞外、回首中原,虚实相间、古今纠缠,寂然凝虑、悄焉动容,则非深秋而不得。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