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包村干部李崛读《暖夏》: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本报记者段序培

  最近,在一位文友的盛情推荐下,《暖夏》这本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小说,摆在了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包村干部李崛的办公桌上。每一次阅读都是心灵的交汇,令有着近三十年农村工作经历的李崛震撼不已。
  在小说中,有梅姑镇东、西金旺两村,东边善文,喜欢吹拉弹唱,却经济落后;西边善武,专做养猪的营生,经济发达。小说正是讲述了两村从最初的相互抵触到最终走向融合发展、共同富裕的故事。这不由让李崛想到千阳县南寨镇也恰好有这么两个相邻村,一个是民风彪悍、手工业发达、有着“刀子斧头”之称的闫家村,一个是千阳三贤之一“汉丞相司直郭钦故里”的大寨村。
  在李崛看来,小说《暖夏》揭示了“产业振兴是基础,文化振兴是灵魂”的真理,而他身边的这两个村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下,在村两委会一班人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闫家村依托“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发源地的优势,凭借一根细细的绣花针,让闫家村的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村里还依托地理优势,建成二百亩黄花菜采摘园和二百亩矮砧苹果示范园,让村民人均纯收入排在了全县前列。而相邻的大寨村则通过孝廉家风的传承与涵养,成立了大寨村经济合作社,购买了七套大型农机具,建起了三十多个水果蔬菜大棚、五十多亩葡萄园,村级经济也突破了百万元大关。如今,走在这里的李崛,心情总是格外高兴,他认为乡村要振兴,文化需挂帅,二者要融合发展,这才是振兴乡村的关键所在。
  为了让产业与文化相互促进,李崛说要继续挖掘闫家村独特的西秦刺绣文化资源,扩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让闫家村的工艺品卖出好价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