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茵香河畔新农家
  夏季的陈仓大地,桃子红了,葡萄紫了,半人多高、一片连一片看不到边的玉米,长势喜人,处处一派迷人的景象。
  到了亲戚姨父的家,该下车了,在车上低头玩手机的表妹这才抬头瞟了一眼车窗外,立刻满脸疑惑地问道:“呀,老家啥时变得这么漂亮?”
  表妹出生在杨陵,一直在城里生活,这十多年就很少回老家,难怪她不知道近年来老家的变化。
  姨父的老家在美丽的茵香河畔,他们一直工作生活在外地。每当说起老家的变化,姨父总是感慨万千,许多往事又回到了眼前。几十年前,他们新婚头一年的盛夏,千里迢迢回家看望老人。先坐火车,再转汽车。不通车了,又坐“蹦蹦车”。最后,还要徒步几公里路,一路奔波,终于在天擦黑时,回到了家里。姨父的父母带着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高高兴兴地将他们接进屋里。当时家里只有三孔窑洞、两间大小的“偏厦”瓦房,姨父和姨母就住在稍大一点东边的房子里。晚上酷热难熬,又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台式小风扇,风扇“嗡嗡”地吹出的都是热气。屋里蚊子多得没办法,姨父的母亲就抓来一把柴草,说是“熏”蚊子,却搞得满屋子的烟和灰尘,呛得人受不了。
  谁知刚消停一会儿,蚊子又“嗡嗡”地飞来了,折腾得人一晚上就没睡多少时间。第二天,姨父姨母借口单位有事,便急忙离家了。
  姨父姨母匆匆地这一走,使姨父的父亲暗暗下决心,要改变这贫穷的生活现状,种蔬菜、药材,栽果树、养猪,几年下来,攒下了一笔钱。2000年,他们体体面面地盖起了3间农村时髦的“一砖到顶”的砖木水泥结构大红机瓦房。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又过了几年,姨父他们回老家,见家里又在张罗着盖房。老人请了一个建筑队,包工包料,花了7万多元,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二层楼房就拔地而起。卧室、客厅、厨房,布局合理。真正住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房子,圆了老人的住房梦。“这下你们回来,就不受罪了。”老人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茵香河村又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春夏秋冬,几年时间,全村从原来依山分散而居的沟里,统一搬迁到开阔平坦、规划建好的茵香河畔新农村,彻底告别了土窑洞、土房子。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村民住上了新颖别致、美观大方、古朴洋气的小院新别墅。他们的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如同公园一样。所有景观与周围树木、房屋等建筑物巧妙结合,将整个村庄点缀得温馨幽雅、时尚大气。
  在茵香河这个美丽的新农村,如今村民们致富的信心高涨、干劲十足。有养猪养鸡搞养殖的,有种大棚菜、大棚水果搞种植的,有跑车搞货运的,有开饭馆做企业搞经营的,家家都有致富的门道,人人都有挣钱的路子。他们的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他们真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遇到了党的强国富民、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好政策,圆了他们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茵香河这条故乡的河,它是致富的河,它是美丽的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