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宝鸡文物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阿拉 从上海来
俺们 来自大东北
宝鸡工业人的南腔北调
倷伲 从无锡来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俺们 来自大东北
本报记者张琼
1965年宝鸡桥梁厂部分职工合影
“别老趴家,天气好的时候一起上街(东北话把“街”念gai),溜达溜达。”……在市区清姜宝桥社区转悠,经常能听到居民用东北话聊天。这片区域也被称为“东北楼”,为何?上世纪60年代,在支援“三线”建设的大浪潮中,国家从全国各铁路局抽调人马,在宝鸡组建桥梁厂。当时,沈阳桥梁厂800人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怀揣满腔热情奔赴宝鸡。
时间拨转到1965年初,沈阳桥梁厂小伙子刘玉中接到组织通知,西北要建工厂,收拾好东西即刻出发,一行人说说笑笑坐着火车来到宝鸡。到达宝鸡桥梁厂厂址时,他们见到秦岭山脚下的一片荒山野地,什么都没有,分外荒凉。大家放下行李,投入到紧张的建厂工作中,没有电就从电厂拉线,大雨天也放不下工地的活儿,冒雨挖深沟。等厂房和宿舍建起来,第二批人员也响应组织号召,从沈阳来到宝鸡。金洪良是第二批来宝鸡人员之一,他记得当时自己刚打扫了沈阳的宿舍,领了煤,时间紧张没来得及安置,只好背着煤来到宝鸡。虽然当时生产条件有限,但大家心劲足,敢拼敢干,1966年厂里钢梁产量就有了不俗业绩。
随后,厂里盖起了家属楼、学校、商店、医院等,在厂子和家属院这一区域,大家的日常生活所需基本都能得到解决。下了班,沈阳工友们唠唠嗑儿、下下象棋、哼一哼东北二人转,日子不知不觉间过去了。金洪良和东北工友习惯吃米饭,每个月领到面粉后,就坐着宝成线上的火车到阳平关去换大米,再带些火柴、土豆等物品。由于家属楼里东北人多,东北话几乎成为这一区域的主要流通语言。他们回忆,有时在市场上买菜,和宝鸡当地人讲话,大家彼此都有点听不明白。在他们眼里,宝鸡乡亲们热情纯朴,当地集市上摆的蔬菜新鲜又便宜,只是宝鸡人嘴里哼唱的秦腔听不懂。在宝鸡乡亲眼里,这些东北人为人爽朗、懂技术,待遇也好,令人羡慕。
今年89岁的陈惠然是河北唐山人,她也是第一批来宝鸡建厂人员当中唯一一位女同志。她回忆,当时厂里几百号东北人,看到东北同事做酸菜,味道好,自己也想学着做,给孩子们准备点冬天吃的菜食。那时,爱人正在北京出差,自己做酸菜的心情很急切,便跑到益门堡买了一口大缸。可是,这个大缸约30斤重,从益门堡到宝桥家属院有一站路程,自己为了弄一缸好吃的酸菜,硬是一个人把缸扛回了家。最终,陈惠然向东北同事多次学习请教,终于在当年冬天给孩子们吃上了美味的东北酸菜。
至今,“秧歌、酸菜、黏豆包”仍是“东北楼”里的人常惦念的东西。不过,随着时间的流淌,“东北楼”里的东北人和宝鸡人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他们的子女也爱上了臊子面和擀面皮,宝鸡已然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