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宝鸡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
横渠四句的哲思
六月六话节俗
周公的家教思想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横渠四句的哲思
■孔润年张波
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在继承儒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上,发展提炼而成的具有民胞物与情怀和天人合一精神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这不仅是张载崇高人生理想、学术抱负和思想宗旨的表达,也是对无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知识分子之使命感、责任感和高尚精神境界的经典表述,成为张载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天地立心
这是指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生命感受和精神境界。
人既为人,何以能“为天地立心”?张载认为,人能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来概括和揭示天道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即“人为天地立心”。“立心”不是强加人的意志于自然,而突出的是人对必然天理的把握和感悟。换句话说,“为天地立心”的“心”,其形式虽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通过“心”也使主客观融为一体。
概言之,“为天地立心”就是要为天下建立一套以仁、孝、礼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和文化秩序。如此看来,张载立说的重点,既不在自然观,也不在认识论,而在精神价值论。依据《周易》《中庸》的天、地、人“三才”观念,张载又把“天地”解作“天地之间”,故“为天地立心”的“天地”的含义便应当归结为人间社会,“为天地立心”也可以称作“为天下立心”。
为生民立命
这是指为天下生民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文化,及其确立一种文化传统下的制度和秩序。
张载“为生民立命”的思想根源于孟子的“立命”论。孟子的“立命”论是以“知命”为前提的,但又认为,人在“命”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要努力修持自己的身心,以积极的态度来迎接、面对各种结果。对“立命”的诠释,还应该结合“立道”,因为宋明文本“横渠四句”中,本来就是“为生民立道”,清代文本为了“润色”,才改成“为生民立命”。
张载还注意到人的命运与人的遭遇的区别。有必然性的是“命”,只具有偶然性的是“遇”。他的分析是想把偶然性从“命”中剔除出去,将“命”归结为带有必然性的东西,所以他特别强调人的后天的修为,强调“义命合一”,指出“义命合一存乎理”。义是应然之理,命是必然之理。一个人操守行为与实际得到的结果相符合,那就是理之当然,也是理之必然,即义与命的统一。就义与命的统一而言,人所能做的,就是他的道德修为。
“义命合一”是以义为重心的合一。以义为重心,就是以个体自身的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和应对一切。一个人果能如此,他就可以做到心安理得,总能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安宁。这就是张载哲学“立命”论的最后结论,就是张载为万千生灵所确立的精神家园。
为往圣继绝学
这句话不难理解,“往圣”,显然是指古代的圣人和贤人,希贤希圣也是包括张载在内的儒家学人的共同主张和追求。
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孔子、孟子等,都是后世儒家学人推崇的古圣先贤。“继”,就是继承、弘扬、创新之意。“绝学”,就是指被历史遗忘和失传了的学术思想和价值观念。“为往圣继绝学”,就是指对古代优秀思想文化进行继承、弘扬和创新。
在对“横渠四句”的学术讨论中,有人对“为往圣继绝学”这一句很是不满,认为有“复古”,甚至“倒退”之嫌。其实,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其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人类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发扬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不矛盾的,而且越是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人,才越能以深邃的目光面向世界和未来,也才越具有创新的实力和潜能。
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指着力弘扬仁政德治的优秀伦理文化,就可以为一切时代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天下太平提供治理之道。
“万世”即世世代代,儒家深信自己的理论和学说是基于人和天地万物的恒常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但“万世”之太平业,不仅仅是功业,更重要的是“教化”之业。只有教化之业才能影响深远,这样“为往圣继绝学”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
“开”有开拓创新之意,主要指政治秩序和国家治理之道要从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则中引申出来,才能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分而言之似有四项,然而其本身却是一个整体。天地之心与生民之命、往圣之学与万世太平,四者是贯通的。
自从先秦以来的中国士人就有“以道自任”“以天下自任”的优良传统。他们对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和所要走的道路,有一个自觉的、普遍的认识,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方面开拓进取,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有所成就。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正好道出了中国古代儒者对自己责任、义务和品格的认识,典型地彰显了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所以才能得到万千志士仁人的赞许和遵循!
(摘自《关学宗师——张载哲学的思想光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