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专题
第03版:要 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教育周刊
第06版:本市新闻
第07版:文 化
第08版:副刊
标题导航
|
樱桃红时麦子黄
忙假
谷叉
夏收记忆
浆水面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谷叉
◎王商君
夏收来了,谷叉的形象一下子就在我的脑海里活跃起来。
作为农具的“叉”种类很多,功能也各不相同。因所用材质不同,分为木杈和铁叉;因齿的数量不同,分为二齿叉、三齿叉、四齿叉以及更多齿的叉。
谷叉是铁质的二齿叉。也许是为了省铁,铁匠将叉头打制成空心的,卷成圆柱形,焊死卷口,安装在一米多长的木棍子上,一把标准的谷叉就成了。
我见过最早的“谷叉”是纯木质的,连叉头也是木的,用的时间长了,叉头的齿被磨得既光滑又尖利,后来基本改用铁质叉头。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那钢叉,想必便是绍兴农家的谷叉吧。
每年的6月初,只见成片的田野里,麦浪滚滚,丰收在望。这种震撼的景象让农人心潮澎湃,只待开镰。农人把麦子割倒打成捆,用谷叉扎起麦捆挑上架子车,码得整整齐齐,再用长绳子将车上的麦捆捆扎好。
拉回去的麦子在麦场里起好底,垒起高高的垛子,这时候,谷叉就派上了用场。等所有麦子全部收割完毕,再揭开麦垛,开始碾压脱粒。
“三夏”时节,任何农具都会展现出它独特的作用。为了将每一颗粮食收进麦仓,保证我们的口粮安全,这些农具也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今,人们告别了过去那落后的收麦方式,步入机械化时代,那些曾经给过我们无限帮助的农具,也从我们的生活中基本消失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