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应急专刊
第04版:05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文化
第08版:旅游
标题导航
|
豆腐村雍城豆腐工匠故事传
纸坊村曾有造纸作坊百余个
酒铺村桃花姑娘酿酒扬美名
油坊村榨油作坊曾闻名乡里
与有关的村名劳动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豆腐村雍城豆腐工匠故事传
本报记者巨侃
“发展最好时几乎家家户户开店做豆腐生意,豆腐能做出80多种花样,一桌豆腐宴一般上20道菜,鲜嫩爽口的,浓油赤酱的,香喷麻辣的,各种口味都有……”日前,凤翔区城关镇豆腐村党支部书记董秋利回忆说。豆腐村的特色产品豆腐宴,多年前曾名噪一时,吸引了四方游客前往品尝。
豆腐村地处古雍城遗址区,古雍城有先秦宗庙,历代秦公、秦王每年都会来雍城祭祀。相传,祭祀的时候秦王会改吃素食,需要一些制作豆腐的工匠前往雍城做豆腐,时间久了,一些外面的工匠干脆就在雍城住下来,“豆腐村”由此得名。据传,从秦代到明朝,豆腐村的豆腐作坊一直薪火相传,绵延而兴旺。据说,大文豪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就很喜欢吃这里的豆腐,把它称作“软玉”。
村民曾炳祥回忆,上世纪60年代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石磨、木制磨架,自己家也不例外。他小时候就看爷爷和父亲做豆腐,一人将泡了一整夜的黄豆,倒入转动的磨眼中,另一个人推着磨架上的横杆按顺时针转动,雪白的豆汁从石磨缝隙渗出,顺着石磨槽子流到下面的桶里。有一次,曾炳祥尝试推磨,使出好大力气,才推动了石磨。父亲推完十斤黄豆,至少需要一个小时。磨好的豆汁倒在大锅里煮开,然后放卤水点成豆花,压制成豆腐。后来,父亲嫌做豆腐太辛苦,就改做豆花。
董秋利介绍,随着时代变迁,豆腐村现在已没有传统的豆腐坊和石磨了。现在他们村豆腐宴使用的豆腐主材仍采用老方式,是用卤水点出来的豆腐,成品以老、硬为特色。董秋利说:“村里开发打造的豆腐宴民俗美食一条街,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为延长豆腐产业链也做了一些尝试。这几年,豆腐宴的热度已过去,不少豆腐宴改成了农家菜,有些农户转了业。不管咋讲,豆腐村还是要做好‘豆腐文章’,还是要带村民走出去,多看多学习,进一步深挖豆腐村的潜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