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徐小红摄 ●聚力打造“一街一园两中心”
●构建“七有”体系,打造数字经济主题场景
●到2025年,全市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传统制造企业借助数字化力量打造出智能生产线,使生产效能大大提升;农业遇见大数据,在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实现数字化,产业发展仿佛装上了智慧“大脑”……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近日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上,我市提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那么,我市将如何抢抓机遇,乘“数”而上?近日,记者来到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进行采访。
数字经济飞入寻常生活中
如今,数字化正在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成为群众口中的高频热词,各行各业的人们切身感受到了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便利。
去宝鸡市图书馆借书,扫描二维码就能自助借还书;想找城市里的公厕,通过“智慧宝鸡”App里面的“厕所查询”,就可以轻松找到最近的公厕。在线教育、在线诊疗服务、智慧养老等,无一不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工业方面,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工业互联网,先后有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烟酒食品等行业的3613家企业入驻,生产进程、设备实时状态、质量管理等,全部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全流程监管。
在农业方面,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大数据贯穿种植、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等5个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已建成投用,全市180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1个产品全部纳入平台监管。
全市4637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不见面审批”,15分钟即可完成企业开办程序,纳税人平均等待时间压缩至3分15秒,单户办税时间提速60%,使企业、群众办事越来越便利。
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将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聚力打造“一街一园两中心”,即率先在西部建成时尚与科技相融的数字经济“商企一条街”,建设“一核多极”的以行业领军企业和新型业态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打造辐射西北的国家级区域算力中心和数据灾备中心。
对标发展在新赛道上跑出新速度
“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新动能,我们立足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发展职能,成立了数字经济百人专家智库,积极围绕数据中心、数字经济园区、传感器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赴外地招商对接……”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局长袁瑞向记者介绍,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宝鸡在数字经济这条新赛道上,跑出新速度。
去年12月,《宝鸡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出台实施。这是我市按照国家和陕西省要求,对数字经济发展量身定制的一份规划,为我市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细化了目标清单。
“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还不够均衡,需要全面拓展数字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市大数据发展服务局大数据产业科负责人介绍,他们已经谋划重大数字经济项目15个,概算总投资175.89亿元,其中淘丁(宝鸡)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数字经济示范街区等8个项目已申报省发改委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概算总投资3.89亿元。今年,还打算由局领导分别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四个重点区域和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业内知名企业落户。同时,他们正在积极筹备举办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峰论坛,就是想通过“高峰论坛+展览展示+投资洽谈”的形式,加强国内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交流,促进政、产、学、研、资的深度合作。
业内人士表示,要让数字经济快速有效地发展,需要由政府主导,各行各业合力共为,在土地、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绘就蓝图宝鸡未来“数字”前景好
我市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路在何方?《宝鸡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给出了答案:
未来,我市将以创建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市为抓手,打造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链、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和以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产业链,构建有机支撑生态、有质产业供给、有为数字治理、有温普惠服务、有价数据要素、有形数字设施、有力安全保障“七有”体系,力争打造数字经济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个格局”。
建立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发展格局。加紧5G基站布局,2022年完成规模化部署,实现5G信号连续覆盖;到2025年,形成包括感知制造、网络传输和信息服务在内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培育20家以上的物联网重点企业。
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格局。金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化产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渭滨区依托互联网产业园,在软件研发、大数据分析、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五大业态布局。到2025年,全市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建立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格局。加快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及产业化发展,到2025年,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形成新增产值1000亿元。通过自主开发或外部引进,建成3家以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大数据或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产业数字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影响全国。
建立城市载体机能生命活化格局。推动数字政府、数字乡村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数据聚合和溯源,催生产业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推动软件服务业快速增长。
建立系统集成的大安全建设格局。依托装备制造优势,推进网络安全赋能工业互联网建设,建设1至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示范项目,提升全市安全可控产品制造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家计算机等级保护、信息安全服务能力的企业。
“作为电子政务保障部门、数字政府建设牵头部门和数字经济发展主责单位,我们会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实施好数字赋能行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力争全国有位、西部前列、全省率先。”袁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