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交通运输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专 题
第08版:专 题
标题导航
|
过年话扫尘
火红春联火红年
父亲的豆腐坊
乡村庖汤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火红春联火红年
◎宋力行
在我家,春节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是从抬出桌子、铺开纸张、饱蘸浓墨、提笔挥毫写春联开始的。
腊八以后,千家万户窗明几净,大事小情归置停当,小孩子们扳着指头数日子,就等着过年哩。清早起来,爷爷用扫帚细细地将院子扫过,竹篾枝在平整的土地上画出细密而整齐的圆弧,看上去有种说不出的安宁祥和;奶奶、母亲早在厨房里忙开了,炊烟袅袅,从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杈间飘过,将新年的味道远播。
早饭过后,陆续就有许多同村的甚至邻村的乡亲手拿一卷红纸进了院门——大都多拿了,乡里人朴实,父亲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收钱,大家也就多拿些红纸表个红火热闹的心意。也有预算不足拿少了的,也有趁热闹拉闲话儿的,这些多出的纸张,也就顺手写给他们了。
前些年的农村人家,一般大门进去多是两对面的厦房,卧室厨房各自独立,二门进去还有鸡窝、猪圈、柴房、厕所等,一户写全,大大小小少则五六副,多则十来副,这还不算贴在门口“出门见喜”,贴在树上“根深叶茂”之类的福帖。所以那些天,我们家一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递茶送水的,比如我弟我妹;有端着茶杯蹲在门槛上边等边拉家常的;有把长纸裁短的;也有把短纸用糨糊粘在一起接长的;有把写好的对联铺在院子里等墨干的;也有到处捡拾土疙瘩、小石块压对联以防风吹的。父亲自然是主笔的,他俯下身子在桌子那边写,我站在这边一点点把写过的对联纸往后拽,直到一张写完再放到地上压好晾干。这活看起来简单实则也有难度:不能胡乱动,手不能高不能低,纸和桌面要紧贴在一起;还不能说话,干扰父亲的思绪,保持一个姿势,时间长了还挺累人。但我还是喜欢干这个——父亲写春联的时候凝神静气,嘴唇紧紧抿着,选好词句后默记心间,然后墨盒里润过笔,眼随笔动,一气呵成。在我眼里,父亲写的对联最好看:草书龙蛇飞动,行书飘逸洒脱,楷书沉稳方正,隶书古朴端雅,一行行佳词美句跃然纸上,几联联祈福祝愿尽诉笔端。看着这满院子红彤彤的春联,心里不由腾起暖融融、红火火的期待。
除夕正午,年前的最后一个仪式——贴春联,正式登场了。这时候再到乡村的街道看:新铁门上红漆面光亮如镜,老木门上黄铜钉辉煌大气;性急的孩子已经穿上了过年的新衣,持重的老人却还在叮咛着种种老式的规矩。高高的梯子一架上墙,鲜艳的春联就一副副贴上了农家的门头,再挂上红灯笼、配上五颜六色的门旗,寂寞了一个冬天的乡村转眼间就热闹了,明亮了,美丽了!有心的人将每家每户的春联一一看过去,斟酌着用词,评价着好坏。
如今市面上虽有了印刷精美的春联,可还是有人执着地喜爱散发着墨香的手写春联。住到城里的父亲,仍不忘写春联送给亲朋好友、邻居乡亲;我还是拉对联的,还是喜欢看紧抿着嘴唇写春联的父亲,依然觉得岁月静好、万事如意。我把父亲写的春联发在朋友圈里,送给我的朋友们,看着他们“老爸写春联,过个红火年”的留言而满心欢喜、暗自骄傲。
有了这样的春联,年,怎能不红红火火呢?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