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深度宝鸡
第03版:深度宝鸡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文学周刊
标题导航
|
耕读传家
无事乱翻书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创作营养
一场伟大的胜利
团结的力量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创作营养
◎王卉
今年以来,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从《中国医生》到《我和我的父辈》,一部部影视剧的上映接连引发追剧热潮。这些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文艺作品,播放量一路走高,至今余温不减,说明它们走进了人们心里,拉近了文艺与观众的距离。好的文艺作品就该如此。
这些影视剧结构紧凑,却呈现出了厚重的文化内涵、精神高度和艺术价值。究其成功之道,除了导演、演员、舞美等的优化组合,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题材的新颖呈现。《山海情》反映的是扶贫和新农村建设题材,《觉醒年代》则全景还原了建党历程,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中国医生》是向我们所有的抗疫英雄致敬。不管是革命历史题材,还是现实主义题材,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文艺作品,就是好的文艺作品。尤其是作品中,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人物个性的鲜明突出、人物关系的互衬互补等特质,将共同为主线主题增色添彩。
在文艺繁荣发展的当下,文艺作品精彩纷呈,文艺创作取得了新突破,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精品佳作占比不高,部分创作同质化、套路化、理想化等,限制了向高峰迈进的脚步。如何在主题、题材及表达形式上开辟一片新天地,是新时代文艺创作应深入研究的课题。可喜的是,如今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范例,他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了创作的营养,围绕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脉相承、接续发展的革命精神谱系,以人民为中心,讲述着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新长征路上,敢于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底气,也是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力。拥有如此丰厚的“宝藏”,我们后来者何不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呢?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党的初心与使命,看到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看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全心全意。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创作营养,我们身负构筑精神家园重任的文艺工作者,也从中照见了自己的心之所向。那就是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创作方法,书写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与人民休戚与共、团结一致,书写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砥砺奋进与厚积薄发,书写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不朽功业与辉煌成就。
时代大潮奔腾不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其中的主角,愿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营养,学以致用,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更多激荡人心的奋斗故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