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家乡山楂红
◎段序培

  初冬时节,信步走在微寒的大街上,一家小店明亮的玻璃柜里摆放着一串串冰糖葫芦,红色的山楂、橙色的橘子、绿色的猕猴桃,被精心地插在竹签上,五彩斑斓的各种水果,在糖浆的包裹下,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捧着刚买来的冰糖葫芦,忽然有了回到童年的感觉。这在儿时是一种奢侈的零食,因为它的主要原材料山楂季节性极强,待深秋成熟后只能制作,我多是在每年冬天的古会上吃到的。那位穿着藏蓝色中山装的老人,和蔼地站在一辆自行车旁,自行车后座上插着一根长长的、粗粗的木棍,木棍上半部,用白色薄膜包成了一个看上去胖乎乎、软绵绵的大棒子,上面密密匝匝插满了冰糖葫芦。我努力地挑上一串颗粒最大地捧在手里,欢喜得不忍心下口,往往是赶到家里时,只把最下面几颗小的吃了。而如今糖葫芦已不再受季节限制,口味、品种也增加了,一串串花花绿绿的糖葫芦,不但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也富足了商家的腰包。
  儿时的山楂也是稀缺品,村里那为数不多的几棵山楂树,或置身于田间地头,或散布于房前屋后,每年清秋时节,飒飒的秋风扫尽树叶,那枝头红红的山楂便格外耀眼,有的三两个一伙,有的四五个一堆,众星捧月般把细细的枝条压得下垂。虽然早已领略过它的酸,但我们还是抑制不住伸手摘下它们,轻轻地咬一小口,酸酸的汁液便瞬间在嘴里散开,酸得人不由眯起眼睛、紧起鼻子、皱起眉头,头皮都觉得发麻了。可即便如此,不待山楂成熟,稍低处的还是被我们这些馋嘴猫“尝”完了,只剩光秃秃的枝丫。
  近年来,村镇干部通过多方考量,决定发挥山区地理优势,进行特色农产品栽植,一个占地上千亩的山楂园很快就建了起来,上百名乡亲在家门口端上了“铁饭碗”,不仅挣着工资,年底还拿着分红。我相信用不了几年,这里不仅花枝摇曳,还会硕果累累,因为种下的不仅是一片增收致富的山楂林,还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一派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