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3版:万象影刊
第04版:专 题
第05版:要闻·广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城雕背后的成语故事(上)
商彝周鼎
剪桐封弟
虞芮之讼
泰伯奔吴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虞芮之讼
本报记者张琼
市区石鼓山上,有一组雕塑:两名农人手持农具,正在相互礼让地畔;旁边站着两名身着华服的人,他们一边观察着两个农人的举动,一边谈论着什么(见左图)。这组雕塑讲的是西周“虞芮之讼”“虞芮让畔”的典故,展现了周原大地上的文明礼让之风。
《史记·周本纪》里有这段历史的明确记载:“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祇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
与这段记载相吻合的是,在岐山贺家村、礼村一带,流传着西周农人让地畔故事。周初时,两个小诸侯国虞国和芮国相邻,为争夺一块土地,两国互不相让,争执不下。虞国和芮国国君决定前往西岐,去找威望高、名气大、做事公正的西伯侯姬昌评理,裁决这场土地纷争。两人到了周原,被眼前的一幕幕场景所触动:耕种的农人相互谦让地畔,走路的人相互礼让道路,年轻人礼让长者,周人的一举一动有节有礼,十分文明和谐。
周人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让虞、芮两国国君颇受震动,并反思起来:周的普通农人尚且知道相互谦让地畔,作为两个诸侯国国君,哪还有什么脸面为争一块土地去找姬昌评理呢?于是,两人虽然到了周地,但没有去见姬昌,选择放弃争执返回,并决定将那块争执的土地让了出来,借此将周的礼让美德广为传播。石鼓山的这组雕塑,形象地展示了西周人的礼让故事——“虞芮之讼”。
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采用仁德治国的方针,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久而久之,周人养成了敬老爱幼、礼让文明等行为习惯。周公制礼,使礼仪规范更加系统化,从吃饭细节到祭祖注意事项,再到人们的言谈举止,无一不被纳入礼的范畴。西岐社会风气良好,古人在品评姬昌的功德与西周的社会风尚时,赞誉西岐“疏风犹在,于此一吸,可得三日饱”。
时间的车轮滚滚而过,周人虽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崇德尚礼的价值观,至今仍影响着后来人。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