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商君
初次见到郭兴军,眼前这个看似木讷的山村诗人让人很难和他的作品以及他在文学圈的影响力对应起来。
1973年生于陇县城关镇高堎村的郭兴军,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做过乡村代理教师,干过合同制乡镇干部,后来转向城市打拼,当过杂志编辑、聘用记者,还在民营企业担任过文秘,然而这些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实实在在的高产作家。至今他已有2000余首诗作登上《诗刊》《星星》《绿风》《四川文学》《山东文学》《飞天》《延河》等文学刊物。他凭着自己的一腔热忱,在文学这条并不平坦的路上,步履不停地跋涉了近30年。
历经磨难若等闲
郭兴军的坎坷经历若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早就被击垮了。而他却认为一切困难都是生活给予自己的财富。因此在他眼中,一切都是这般云淡风轻。
上世纪80年代,正在中学读书的郭兴军,迷恋上了文学。故乡陇州独有的文化积淀,滋养了他的文学梦想,那个年代,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而他却能在文学的世界获得无穷的乐趣,一份份载有他作品的报刊、一封封读者来信更加坚定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决心和信心。
中考落榜后,不甘屈服命运的郭兴军,带着自己的梦想去了更远的山村担任代课教师,在关山深处的韩家山小学,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一个人担起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靠着每月58元的微薄收入,自己砍柴做饭。还利用课余帮助周围学生家长收洋芋、种燕麦、维修收音机。每当夜晚来临,煤油灯下,他批改完作业、备完第二天的课后,又开始进入文山诗海遨游。
也许,读了他的诗句“人生最美的风景总伴着一点寂寞”,才能对他的经历更多一份感悟。坚持了几年入不敷出的生活,他不得不前往都市打拼。第一站到了宝鸡,进入一家内刊做编辑。经济拮据的他没有地方住,挤过别人的宿舍,住过朋友的办公室,借住过同事的出租屋……虽然生活窘迫,但他仍没放弃自己的文学梦。
为爱痴迷写佳作
文学是郭兴军的精神支撑。无论是行色匆匆还是饥肠辘辘,或长或短的句子总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漫溢。他以故乡陇州为根,写了大量唯美动人的诗篇,一首首诗作登上报刊,遍地开花。
正如他在诗歌《你举着灵魂的大火穿越时空》中写的那样:你的故事从凤凰涅槃开始,无须着墨,也是一部动人的神话……这几句传神的描述,正是郭兴军在文学沃野里辛勤耕耘半生的写照。
前几年,在新浪网的一次网络文学联展上,他推出了自己的中短篇小说集《相遇就像一场风》,反响强烈,广受好评。文集中作品语言精准,结构独特,部分作品还在《北方作家》《大平原》《佛山文艺》《秦岭文学》等杂志发表。
近年来,他的作品入选《2000年中国散文诗年鉴》《陕西当代乡土诗选》《辽宁青年十年精华选》等选本。随着网络的兴起,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都成了文朋诗友展示作品的又一新的阵地和平台。郭兴军的诗作多次被汤养宗、车延高、傅天虹、娜仁琪琪格、秦巴子、洪烛等名家转发,也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
心底有光笔不辍
这些年,郭兴军在追梦的路上饱尝艰辛,在很多人的眼中,像他这样有个性有才华的诗人,日子不应该过得这么“难怅”。但难能可贵的是,胸怀文学梦想的他都能淡然视之。
他的生命之根在陇州,所以,他选择在陇州建起一座精神家园。如今,已回到家乡的他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地阅读、写作,靠着种地和微薄的稿酬过活;每日除了照顾孩子们一日三餐、侍弄几亩庄稼,稍有空闲,他又习惯性地拿起了笔,仍然坚守在这块文学热土。他认为文学应多表现时代精神,他的创作也与生活、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郭兴军说:文学是我这个农民诗人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