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电影《革命者》观后感
  ◎刘晓勇
  作为一部党史人物主题电影,《革命者》通过被捕入狱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人生最后38小时的狱中回顾,交互站在主角第一视角以及配角第三视角上,以不同时空背景下倒叙和插叙交织的镜头语言,塑造了李大钊鲜活而又立体的光辉形象。看完电影《革命者》,我认为这是一部很好地处理了政治性与艺术性、思想性与娱乐性、教育性与商业性关系的优秀电影,其成功之处奠基在这三大创新之上。
  第一,叙事方法创新,即采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叙事方法,坚持逻辑叙事高于历史叙事,让观众耳目一新。影片一改传统历史人物题材电影以时间为顺序的叙事方式,代之以通过狱中回忆的方式,多角度展示李大钊自1916年从日本留学归国至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的11年革命历程。电影中,一条鲜明的叙事逻辑贯穿始终,这就是:李大钊因何而死?影片并没有像纪录片那样展开去讲他的革命经历,而是通过人物回忆的方式讲述了李大钊为什么被捕、为什么拒绝营救、为什么被杀的深层次逻辑,以此展现作为一个革命者的李大钊在传播理论、唤醒民众、相约建党、壮烈牺牲的过程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价值追求。这种把逻辑叙事置放在历史叙事之上的电影语言,更立体地展示了李大钊生活的那个苦难时代,以及李大钊为革命牺牲的重大价值意义。
  第二,价值启示创新,采用明喻和隐喻相互交叉的价值启示,坚持潜移默化高于直接灌输,给观众重大启迪。从拍摄方法上讲,影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明喻和隐喻相互交叉的电影语言,其中隐喻语言运用尤其成功。影片大量使用逆光,隐喻李大钊是背黑暗而向光明的觉醒者。当李大钊和青年毛泽东登上景山时,温暖的阳光从东方升起,隐喻人民终将迎接光明和革命终将取得胜利。从拍摄内容上讲,当李大钊墓碑被发现,人们在给李大钊墓碑描红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隐喻其中的冤屈和悲愤。影片给张作霖办公桌上一架天平以特写,隐喻张作霖杀掉李大钊的决策过程也是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过程。在叙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过程中,影片反复穿插三种镜像,一是台上的川剧,隐喻历史悲剧正在上演;二是夜里的枪声,隐喻国民党反动派惨无人道;三是演员的变脸,隐喻蒋介石背叛革命。
  第三,人物承接创新,通过中年李大钊和青年毛泽东接续叙事,突出革命火种代代相传,给观众以信念力量。影片中青年毛泽东的角色设置非常必要,人物形象刻画也很成功。角色设置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影片中毛泽东是作为李大钊事业的继承者而存在的。李大钊的牺牲并不意味着革命事业的失败,反而启发了青年毛泽东更加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同时,毛泽东的个人形象刻画也很成功,影片通过毛泽东用冷水洗澡、给店小二小费、在学习班上突出自己的工人身份等细节,形象刻画了毛泽东敢做敢当、不拘小节、善于动员的个性特征。在景山上,他们深入探讨中国前途命运,青年毛泽东向李大钊提问,“为什么书读得越多越困惑?”这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之问,意味着中国革命事业薪火相传,对于提升影片高度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也要指出,影片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说,过于突出李大钊的工人领袖身份而淡化了其理论贡献,在处理革命者和革命政党之间关系方面稍显僵硬,影片叙事前紧后松,人物语言当代化,等等。总而言之,影片《革命者》以符合新时代的审美样态、艺术观念及拍摄手法,对经典主旋律题材进行新鲜解读,还原了有“人情味”的革命人物,再现了有“烟火气”的革命历史,让观众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革命者李大钊,深深认同“革命者永远是年轻”的道理。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哲学博士,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主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