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王上之地上王村
◎杨烨琼
  陕西眉县的汤峪镇汤谷口有个上王村,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呢。
  太白山下的汤谷,自古就有水热如汤之温泉,当地人称二郎神水,是著名的温汤之地。北周在这里曾设立过温汤县,隋唐时此地设有凤泉宫。
  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睿宗玄宗纪》记载,开元三年(715年)十月,即位刚刚三年的玄宗皇帝于“甲子(日)如凤泉汤”。玄宗这次驾幸凤泉宫,沐浴之余,见汤谷山水清秀,自有一番景象,于是龙颜大悦,便在贴身侍卫陪伴之下骑马向沟内闲游而去。行不一阵,远处传来激越嘹亮的山歌声,寻声望去,只见一老翁背负榆柴上百斤,攀峰跃溪却是健步如飞,玄宗非常诧异,以为神人,便趋前以礼相问。
  只见老人鹤发童颜,精神举止赛过小伙。相互问答后,玄宗方知这位老人年已一百二十余岁,但举止敏捷如壮年汉子。玄宗得知其儿孙绕膝者已有五代,其长子也已年逾百岁,子孙中耄耋之年者也不少。玄宗听后,惊讶不已,急向老者探询长寿之诀。
  老翁说:“今天下大治,民者安居乐业。而此惇物之山,山无闲草。上有灵池之水溪流而下,山下有神汤温润之美,口享山中灵猴喜食之果。佳山乐水,胸意长开,故多长寿。”并将采储的灵猴喜食之果——猕猴桃奉献于玄宗。
  品罢仙果,顾思老人之言,玄宗叹曰:“盛世、高龄、天伦、口福之享,尔在王之上也!”
  想到国家治理,意气风发的玄宗皇帝当即赋诗一首《幸凤泉汤》,诗曰:“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表达了对美地美泉的赞誉和“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的抱负与激情。
  这段故事经过老人之口在村里传开,众人认为皇帝金口玉言说老人为“王上”之人,那老人所在的村庄就是“王上”之村,于是改村庄名为“上王村”。
  据《旧唐书》记载,玄宗随后曾于开元十二年、十五年、二十年和二十二年多次驾临汤谷凤泉汤,沐浴赏景,享受采自山中那猕猴喜食的“长寿之果”猕猴桃。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的秋天,诗人岑参来到了太白山下的汤谷。五十多岁的清瘦诗人这次作为“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须、田猎等事”的虞部郎中赴太白山巡察,除了公务之外,还在好奇心驱使下对长安坊间流传的“玄宗王上故事”之地进行探究,了解太白山中一种人称“长寿果”的山果。
  这一日诗人岑参信步入谷,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访迹“玄宗王上”故事之地。行至一处,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阵鸡鸣牛哞,便寻声而去。只见绿树掩映中有一方小院,院中一架粗藤攀着井阑向上长去,覆盖了半边院落。树下坐着一位老翁,面色红润,耳出长毫,慈眉善目。寒暄之间,岑参了解到老人已有120余岁,就连他的子孙们也都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当诗人问及老人开元年间“玄宗王上”之事时,老人笑而不语,指着院中那架藤树,告诉岑参:“此乃猕猴喜食之果‘猕猴桃’也。”
  二人相谈欢悦,老人打开自己新酿的果酒招呼着这位来自长安的客人。酒足饭饱,诗人醉眼相看山水,看着东溪之水悠悠清流,满眼翠绿,只觉山中景色,自有了太多的情韵。于是诗兴顿发,即赋一首《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把自己的这段见闻寄给弟侄分享。诗曰:“渭上秋雨过,北风何骚骚。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主人东溪老,两耳生长毫。远近知百岁,子孙皆二毛。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爱兹田中趣,始悟世上劳。我行有胜事,书此寄尔曹。”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眉县汤峪一带,这段故事一直世代流传。玄宗和岑参的诗也向后人们讲述着一段美山美水长寿果的故事。那个名曰“上王”的村子也以自己的名字和传说把一段历史的过往定格在了村庄的史册中,让这段美好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着几朵悦人心身的浪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