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要 闻
第04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5版:廉政广角
第06版:健康养生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15个单位工作落实不力被通报
严查医疗报销违规问题
自律是清正者的底气之源
聚力监督提质效
“上门反馈”让群众“心服口服”
父亲的嘱咐
突出“三个坚持” 强化换届监督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自律是清正者的底气之源
谭逊
前不久,笔者观看了2021年“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剧目新编秦腔历史剧《关西夫子》,被东汉大儒杨震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坦荡为官的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临危受命惩贪救灾不避生死的高尚人格点赞。从这部大气磅礴的剧目中,笔者悟出了自律是清正者的底气之源,只有自律才能把打铁的人锻造成铁打的人。
杨震在知天命之年受命赴任荆州救灾,发现当地官员与朝廷高官沆瀣一气共同贪腐,荆州之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若不惩贪,救灾就无从谈起。他冒着极大的风险搜集证据,随之上疏弹劾贪腐官员,为朝廷除佞臣,给百姓谋福利,展现了一代大儒的铮铮铁骨和清正廉洁的高大形象。笔者一直在想,杨震扳倒朝廷高官的底气来自哪里?其实就两个字:自律。
己不正,焉能正人。正是严格自律涵养了杨震的一身正气,让他鼓起了惩贪的莫大勇气,增添了斗争的无限锐气。剧目中有个“四知”的故事,可以看出杨震的自律精神。当时的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的学生。一天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两人聊到深夜,王密拿出十斤黄金感谢老师栽培之恩,杨震断然拒绝。王密说,深更半夜,只有你知我知,不会有别人知道,你就收下吧。杨震震怒,严肃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
这个故事是对自律的最好解读。杨震拒贿时的一身正气,六亲不认可谓自律的典范。正是这种自律让清正廉洁的杨震有了惩贪的底气和勇气,也正是这种自律让浩然正义的杨震在被贪官诬陷时立于不败之地,成功反转拿下一众贪官。试想,如果杨震看在师生之谊的情分上,在你知我知的情境中,收下学生的“心意”,别说扳倒贪官,自己恐怕早就有了灭顶之灾。
历史剧是历史与当代人的心灵对话。笔者以为,我们要从《关西夫子》剧目中汲取古人的廉政智慧,时时处处强化自律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一身正气做人,两袖清风干事,到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格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