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万象影刊·综合
标题导航
|
灯谜擂台
麦子情
拾麦
大地之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大地之子
◎徐婷
“唉,等我们这辈人下世了,谁还来种这地呀。”在刚收完小麦的田地里,父亲和母亲一边点玉米,一边惆怅着。
“土地种植早就向流转、承包、合作社模式转变了,我看你们呀,真是‘庸人自扰’。”我嬉笑着解释,父亲听了我的话,不言语,只是一味地摇头。
今年67岁的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农三代,他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地“薄”了就深翻施肥,地干了就打井浇水,地陡了就拉土平地……总之,每寸土地都被他捯饬过,被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地是农民的衣食父母。”这句话父亲常挂在嘴边,也根深蒂固地烙在他的心里。他不允许任何人浪费地、践踏地。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和母亲很少吵架,就连拌嘴都是两句就打住了。而在我十岁那年夏收时节,他们却因为地头要不要种那一耱(约30厘米)宽的小麦,怄了一周气。
“那边树荫着,种的麦子也长不了穗,咱别浪费麦种了,一斤十几块钱呢。”母亲惋惜着。
“别叨叨了,这么大地方,不种就浪费了,只要种,就会有收获。”父亲坚持着。最终,母亲拗不过父亲直接回家了,留下父亲一个人种地。
那时候,家里五口人,也就六亩余地,种完麦子种玉米,一茬都不停歇。夏播、秋种时期,总能在地头看见父亲挥着锄头。现在家中十多亩地了,我们兄妹常年在外上班,家里就父母,但父亲依然要把地种得满满当当,没放过一寸土地,就连之前用来碾麦子的麦场都成了他“下手”的对象。每年收的麦子除留几袋口粮外,还能卖几十袋呢。
今年初,村头的白叔一家定居到了苏州。夏收时节,白叔一个人回来收了八亩多麦子,在村口粮站直接卖了变现。走之前,他特意嘱咐父亲:“我家屋后的麦场和门口的空地你种着吧,荒着可惜了。”父亲听到这话如获至宝,他催促母亲去镇上购买黄豆种子,天晴了好点豆。
父亲的背一年比一年弯,脚也因为去年的一次意外,走起路来有点跛,但他习惯下工回来去地里转一圈。前几日天刚放晴,父亲又来到了地里,一边捡遗漏的麦穗,一边扒拉着土块看地里的墒。
邻村地里的一群人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询问得知,来了个陇县人,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以一亩每年700元的承包费承包邻村300亩地20年,主要用于种植花椒和玉米,村子的剩余劳动力也将在这个合作社就业,让村民既能顾上家还能在家门口致富。回到家里,父亲立即算起了账,算完后对母亲说:“合作社这种模式还真好,让农业进入了统一化、机械化时代,我们再也不用怕下世后这十几亩地没人经管了。”
父亲这辈农民,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在土地上刨食,从没有一句怨言,夏收秋种对他们来说除了劳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寄予希望和丰收的喜悦,他们别无所盼,只盼冬去夏来,麦苗从碧青到金黄,再到颗粒归仓!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