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万象影刊·综合
标题导航
|
灯谜擂台
麦子情
拾麦
大地之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拾麦
◎王怀宇
夏收时节,有人在麦地里忙活,为了颗粒归仓,挥汗如雨;有人在微信里忙活,为了丰收喜悦,频频发声。每到此时,许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便将一段段往事,从心底唤出,与刚刚收获的麦子一起,在阳光下晾晒。
将时间拨回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那时我正在上小学。我们学校位于市区北坡脚下,与城郊农村接壤,站在校园里,抬眼一望,不是农舍便是农田。
每当槐花香消玉殒、石榴花火红火红的时候,北坡上的层层麦田开始由绿转黄。“快拾麦了!”一些敏感的同学提前发出了通知。随着麦子变得越来越黄,同学们心里的盼望也越来越浓。一些消息灵通的学生,总能打听出学校组织拾麦的准确日期,因此获得许多同学的称赞和羡慕。
“草帽戴好!别忘了喝水!”在家人反复叮咛声中,终于迎来了拾麦的好日子。
我所在的小学属于城市学校,到了夏收时节,不放忙假,只参与拾麦。
草帽、水壶、小篮子,馍馍、黄瓜、西红柿,这是我们小学生拾麦的标配。少数家境富裕的同学,以面包、饼干或者烧饼夹油条替代馍馍。有一年,一个胆大的男生竟然悄悄从家里带出来一小瓶白酒,号称拾完麦子喝两口能解乏。一时间,那位男生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被老师迅速发现,白酒被当场没收。
排队,唱歌,顺着北坡向塬顶走去。天气炎热,同学们的心里更热,对路边的风景格外好奇,不时有同学跑出队伍,抓蝴蝶,捉蚂蚱。一张张热得通红的小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一群欢乐的小学生,如同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蹦蹦跳跳地来到目的地。大片大片的麦田已经收割完毕,留下又短又硬的麦茬。在麦茬地里捡拾麦穗,就是我们学生的任务。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在学生们开工之前,老师必说的内容。
咯吱吱——咯吱吱——脚踩在麦茬上发出欢快的声响。地里遗留下的麦穗很少,找寻好长时间才能发现一个;一旦发现,如获至宝,赶紧拾到小篮子里,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
时间在麦田的热浪中一点点划过,当学生们手中的小篮子快要装满的时候,老师喊出了集中队伍的口令。同学们蹦蹦跳跳地归队,笑脸更加通红。
显示成绩的时候到了。同学们相互比较,看谁拾的麦穗多。那些平时娇气的学生,往往拾得最少,也往往遭到同学们的嬉笑。
如今,见不到学生拾麦子了,我很怀念此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