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想起袁隆平
◎韦映沣

  作为一个农民,我深知种子的重要。袁隆平这个名字对于种地的农民,特别是种水稻的农民而言,那是人人皆知。
  在袁隆平杂交水稻出现以前,祖传的水稻种植一直沿用常规留种法,每年秋季水稻成熟季节,农民们用剪刀把稻田里穗大成色好的稻穗剪下来,晒干扬净作为第二年的稻种。那常规品种,秆高、穗小,扬花不均,授粉不好,也容易倒伏;特别难收割,稻草多半人高,稻穗轻飘飘,稻草满地都是捆。稻子才收了半桶,而且是瘪籽几乎占少一半,产量一亩地二三百斤,队上人均一亩的稻田,收的稻子每人分不到一百斤,逢年过节才吃顿纯白米饭,平常是同玉米糁等混在一块吃。熬稀饭一大家人用小号粗瓷碗舀小半碗,清汤寡水,只是闻起来有股大米味道。我时常睡到半夜饿醒,悄悄地问母亲,什么时候我才能把米饭吃个够,母亲也只能叹一口气说:睡吧,睡着了肚子就不会饿了。可肚子饿得根本就睡不着,那时的我特别爱吃米饭,就盼望逢年过节的那顿白米饭。
  后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我也娶妻生子。虽然说比过去农业社稻子多了,可产量低,也不敢做主食吃,妻子也是看着米缸发愁,只能尽量让孩子们吃,我俩有吃的把肚子吃饱也就满足了,地照样种,活照样干。
  有一年,有人说种子公司有新品种稻种,价格也高,出于好奇,我买了二斤,说明上讲,亩产超千斤。有些老年人说那哄人呢,一亩地打三百斤就很好了,能打四五百斤上天了,还千斤,吹牛吹破天。我听得后悔,真想把那稻种退了,最后还是抱着上当的心理,育了秧,按要求合理密植,和其他常规稻一同管理。在扬花时,杂交水稻穗明显比常规稻长一大截,而且是开花集中,最主要的是个子矮。快成熟时,我数了数,杂交水稻比常规稻每穗多近三四十粒!惹得那些没有种植杂交水稻的农户都来看稀罕,都对杂交水稻赞不绝口。我又开始后悔没把稻田全部种成杂交水稻。那年连阴雨很多,风也大,常规稻在后期基本上都被吹倒了,而杂交水稻却安然无恙。那年我单打单收,亩产近九百斤,几乎是常规稻的三倍。其实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袁隆平,只知道有个杂交水稻,种子公司卖。从那以后,村上几百亩稻田全部种上杂交水稻,彻底淘汰了过去几百年产量低的老品种,家家户户都丰收了。同样地亩,过去十三四袋,种杂交水稻每年都是五六十袋,就是一天三顿吃白米饭,一年也吃不完。由过去吃稀罕到随便吃,大米饭成了家常便饭。我清楚记得,那些年夏收,甘肃的麦客支援关中收麦,妻子给做白米饭吃,麦客们很惊奇,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吃过纯白米饭,他们吃得那个劲,才真真叫个香,给口中扒拉米饭,连炒菜都不吃。杂交水稻彻底改变了我的家庭生活,因为我们会把多半稻子碾成米卖掉,添置电风扇、黑白电视机和农业机械等。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杂交水稻是科学家袁隆平发明的,觉得袁隆平太伟大了。那时,村上家家户户都在卖大米,因为稻子产量很高,亩产一千斤很平常,基本上都超千斤了。我觉得,农民都有一个美好的祈愿:土中生白玉,地里产黄金。是袁隆平让土里真正生白玉了,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袁隆平。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有像袁隆平、赵洪璋这样的科学家,才能让我们农民过上好日子,我们要祖祖辈辈感恩他们才对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