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瓷枕之上觅清凉
本报记者于虹
    金三彩折枝花卉纹卧虎瓷枕

  “枕上清风梦里人,千秋明月照相邻。三生三世桃花雨,一半磁州一半春。”这首诗盛赞的便是磁州窑的瓷枕之韵。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很多不同形态的瓷枕,它作为古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盛行了一千多年。
  在古代,以瓷做出的枕头,在炎炎夏日有降温消暑的功能。瓷枕的枕面上有釉,头枕其上会感到凉快至极。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中“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句中提到的“玉枕”很可能是瓷枕的美称。炎炎夏日,午后的时光又漫长,拿来冰凉的玉枕小憩一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古人是比较注重养生的,瓷枕的另一个功用是养生。古人认为枕头高三寸或四寸比较合适,瓷枕有着“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的作用,我们常说的“高枕无忧”就是指养生之道。在《道显经》里有言“枕高肝缩,枕下肺蹇,以四寸为平枕”。另外,古代养生理论认为“头为阳,恶热”,睡觉时温度过高反而不易入睡,所以要凉丝丝的才好入睡,瓷枕的凉意刚好。
  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瓷枕始见于隋,盛行于唐。当时,随着青瓷制作工艺的成熟,青瓷制品日渐走入平常百姓家,瓷枕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夏日床上用品。古代瓷枕的品种复杂多样,南北方各大窑系都有烧制,其中尤以磁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磁州窑的瓷枕几乎都是有绘画装饰的,在这次展览中,有一件金代的三彩折枝花卉纹卧虎瓷枕,高11.5厘米、长29.3厘米、宽19厘米。该瓷枕为荷叶形枕面,中部微凹,以褐、绿为底,上面绘有荷叶;枕座为一卧兽,两眼圆睁,鼻头突起,嘴角紧闭,两只虎牙微微露出,双耳弯曲,兽背置鞍垫,四肢匍匐于方行底板,尾巴紧贴。周身以黄、褐相间作条纹。底板下有一方孔,与内腔相通。虽然这件瓷枕稍有破损,但遮挡不住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器具以吉祥的猛兽为形,寓意“辟邪”及求子之意。展览中还有不少瓷枕面上写有书法、绘有图案。枕面书法作为磁州窑瓷枕的一大特色,工匠们把瓷坯作为书写的载体,挥毫泼墨,其书体行草楷篆,各体兼备,各成其美,内容有诗词歌赋、警言佳句等,不拘一格。
  在众多瓷枕中,虽然造型不同、装饰不同,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瓷枕上都会开孔。在典故“黄粱美梦”中,瓷枕上的洞孔,正是故事中书生入梦的通道。瓷枕上洞孔的实际功用是排出瓷枕内的空气,防止瓷枕在高温烧制时炸裂;也可以使枕箱里的热空气从开孔中排出,保持枕面的清凉。
  我们今天会觉得瓷枕过于坚硬,没办法枕。其实古人枕硬枕头是有传统的,史书记载司马光就睡一种“警枕”,截一块圆木头,枕在脑袋下,上面还坠一个铃铛。铃铛一动,司马光就会醒来,也是提醒他珍惜光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