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真情帮扶让山村变了样
——太白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邓亚金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真是大,通上了自来水,铺上了水泥路,还连接了网络,真是一天一个样……”近日,太白县鹦鸽镇鹦鸽街村脱贫户关秋翠道出了脱贫攻坚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关秋翠口中所说的村子变化,离不开太白县纪委监委五年来的真情帮扶。
  鹦鸽街村是省级贫困村。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几年来,太白县纪委监委切实扛牢扛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因地制宜谋划脱贫办法,不折不扣落实脱贫政策,扎实推进脱贫举措。鹦鸽街村于2018年11月顺利实现贫困村退出,截止到2020年底完成全村131户贫困户的脱贫,脱贫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
  选派精兵强将驻村开展帮扶
  “我们把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扶贫一线,他们做到了埋头苦干、真情为民。”太白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太白县纪委监委驻村第一书记毕超表示,几年来,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每月到鹦鸽街村进行扶贫调研,详细掌握致贫原因,帮助村组干部理顺发展思路。在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县纪委监委动员机关全体干部与鹦鸽街村71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定期到帮扶对象家中,和贫困户促膝谈心,帮贫困户谋划家中产业发展、提供招工信息、办理小额信贷、打扫家中环境卫生、宣传脱贫政策等,想尽办法帮群众脱贫。
  鹦鸽街村五、六组村民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整体搬迁到半山坡上,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房前屋后的安全防护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帮扶干部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积极与村组干部协商研究,听取群众代表意见建议,申报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最终帮助群众在房前屋后安装了安全防护栏。“装上防护栏,心里踏实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出行了。”鹦鸽街村村民高兴地说。
  太白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以来,为鹦鸽街村村委会捐赠办公桌椅,着力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助力村级阵地标准化建设,倾力协调10余个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改善水电路和村庄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太白县纪委监委还为村上打造了廉政文化广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全面从严治党,传承优良家风。
  发展四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最近,在鹦鸽街村中药材示范园里,挖药机在前面翻起泥土,村民们紧随其后捡起带着泥土的丹参。中药材示范园负责人说:“今年丹参喜获丰收,村民干活劲头十足,大家对种植丹参充满了信心。”
  鹦鸽街村脱贫户岳双录家里有五口人,一个孩子在上学,母亲患有慢性病,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岳双录家的实际情况,太白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干部与村“两委”为他制订了详尽的脱贫计划。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相关政策,同时引导岳双录夫妻参加技能培训,加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大家的鼓励下,岳双录家靠着种植4亩核桃、3亩中药材,以及养殖土蜂顺利脱贫。
  产业帮扶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关键。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太白县纪委监委打破当地传统的思维模式,按照推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依托鹦鸽街村实际,先后建成中药材产业示范园、精品猕猴桃产业园,并发展起特色土蜂养殖、冷水鱼养殖产业。
  鹦鸽街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入股、务工及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四大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累计为全村贫困群众分红35万余元。
  “以前也有村民种植中药材,但是在技术和后期销售方面存在一定困扰,有了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在为贫困户带来收益分红的同时,也为本村和周边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鹦鸽街村村干部说。
  村里有了丰富的产业项目,太白县纪委监委通过开展消费扶贫,累计为村里推销精品猕猴桃价值10万余元,直接购买贫困群众土蜂蜜、菜籽油等土特产价值3万余元。
  扶贫先扶志,太白县纪委监委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通过推行“爱心商店”积分制管理,鼓励贫困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技术培训、人居环境整治等,以扶贫扶志相结合的多种帮扶方式激发了村民战胜贫穷的信心和决心,帮助他们全部实现了脱贫。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