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要 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古人元宵节里的故事
搭起鳌山赏花灯
《红楼梦》中的灯谜有多雅
与重逢只差半面镜子
元宵里包裹古典诗词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元宵里包裹古典诗词
本报记者巨侃
对于中国人的节日来说,吃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元宵节也概莫能外。古人除了吃之外,还往往赋诗,以作留念。
南宋大臣、陆游的好友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一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诗中将元宵节食用的甜元宵和汉代宫中正月上辰所食的“饵”联系起来,显现了中华美食的悠远传承,并用“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形象语言描绘了元宵的形状、色泽和入锅烹煮的情形,人们借用元宵美食,表达了追求团圆与美好和谐的祈愿。清代诗人符曾作的《上元竹枝词》,写了元宵节喜吃元宵的情形:“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人在诗中描绘,元宵里包的是用香甜的桂花裹着核桃仁的馅料,做元宵的糯米被井水淘洗得像珍珠一样。听说马家的滴粉元宵做得最好,现正趁着试灯的光亮卖着元宵。诗中介绍了元宵的精美作料,表现了自己品元宵的高兴心情。
那么古人是从何时开始吃元宵的?据研究,元宵的鼻祖是周代的“饵”。《周礼》记载:“饵”是一种由大豆和米合蒸的糕点,周人用它来祭祀天地,当然也作宴飨美食。汉代官府设有汤官,专职供“饼饵”。汉代《西京杂记》有记载“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蓬饵”即属于“饼饵”一类的甜点,都是磨碎了米制成米粉,然后和水做成枣、豆味之类的甜食,但是“饵”是蒸出来的,形状也不见得是圆的,只能说是汤圆的鼻祖吧。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元宵的正式命名也出现在这时候。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糖元”。无论元宵如何变迁,它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