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关于牛的那些事儿
杨崇山
  辛丑牛年开始了,说说牛的那些事。牛是六畜之一,最早成为人类忠诚的朋友,牛为中华农耕文明和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野牛到家畜
  牛,原是野生的食草动物,它的优点是体形庞大,力气也大,比之其他食草动物,还有一定的自卫反击能力,但缺少共同对付“敌人”的“团队意识”。其缺点还在于繁殖与奔走的速度均不比其他食草动物快,又缺少多样有效的自卫和攻击方式,所以经常败在大型食肉动物的利爪之下,成为食肉动物口中的佳肴,因而其种群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进入农耕经济之后,先民最早相中野牛成为自己从事农耕最好的助手。
  野牛如何成为家畜并无文字可考,我们现在只能从汉字中看到一些端倪,能够想到这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先说“牢”字。牢:《说文解字》释曰:“牛马圈也。”问题来了,羊和猪也有圈,但为什么不称“牢”,而只把牛马圈称“牢”呢?“牢”字上面是“宝盖”,在汉字中,“宝盖”一般可以理解为房屋,如家、室等字,但“牢”字上面的“宝盖”并非指房屋,以古人的建筑水平,一般简陋的房舍根本关不住力大无比的野牛。从甲骨文“牢”字的字形看,“牢”实际应该是窑洞,窑洞口以横木为护栏,阻挡野牛跨越,所以“牢”又有牢固义。先民们平时给野牛喂些草料,慢慢消磨其野性,对猎获的小牛更是细心喂养、百般呵护,慢慢地培养牛与主人的情感,世代相传,野牛慢慢变成了家畜。
  从狩猎到农耕
  先民从以狩猎为生,转向农耕生产,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历程?不了解这一点,就不知道牛在这次大变革中为人类作出多么大的贡献。
  狩猎曾是先民谋生的重要手段,但仅靠石块和棍棒很难捕获大型动物,甚至常常发生被大型动物伤害的惨剧,而猎到小动物,氏族成员又难以果腹,聪明的先民发现植物的种子不但好吃,还很香甜,农耕种植从而萌发。
  农耕文明开始之初就是所谓的“刀耕火种”。后来,先民学会冶炼技术,才有了金属工具,而有了犁,开始了人拉犁,生产算是有了较大的进步,不过劳动强度还是很大。只有到了先民学会用牛耕地拉犁之后,农耕文明才有了大发展。
  学会用牛耕田之后,不仅大大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田质量,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出来,深耕又改善了土壤,提高了粮食产量。在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和保障,笔者查到唐天宝年间一份调查显示,那时已有耕田约8500万亩,仅官仓存粮已达9600万石,这里面包含多少牛的汗水?这广袤的田野里,留下了层层叠叠多少牛的蹄印?也许有人要问,不是还有马和驴骡吗?为何只提牛的功劳?也许这样问有点道理,但是主体是牛,不然“犁”字下面为何是牛而不是马或驴骡,牛不仅力气大,而且耐力也大,行动较慢,便于驾驭。
  牛是农家的宝,是农家生产生活须臾离不开的宝,“靠”字上面为何是“牛”?说明牛是很可靠的朋友。“靠”字告诉人们,只有像牛那样忠诚、无私、勤奋、奋进的人,才是最可靠的朋友。
  牛的奉献精神
  牛伴随人类已度过了数千个春秋,牛的精神、牛的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诸多领域。
  牛的精神主要就是无私,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能力、身体全部奉献给了人类,而要求人的无非是一捆草料而已。俗话说:家里有头牛,吃穿不用愁。几千年来,牛帮主人耕种了多少土地,收获了多少粮食、棉花。
  牛的形象被世人称为拓荒者,对此称谓牛绝对当之无愧,几千年来,从拓荒开始到今天的良田遍地,印满了牛的足迹,牛和人通力协作,战胜了荒芜,走进了文明。一个竭尽全力、鼓起勇气、筋骨强壮的拓荒牛的形象,永远印在人们的心灵里。
  在民俗文化中,牛文化更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几千年来,人们用丰富的情感赞美牛、歌颂牛。唐代就有大画家韩滉画的《五牛图》,一直流传于世。鲁迅先生的立世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
  今天,在大部分乡村,牛耕已被机械耕田取代,牛,正在渐渐退出农耕文化,但牛的品质、牛的精神会永远记在人们心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