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文学牛
作家笔下寄深情
◎王卉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牛都是农人的宝,它耕耘奋斗、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除了农人,对牛有着深厚感情的当数作家了,在他们的笔下,牛是善良、忠厚、吃苦耐劳的象征,养好它们成为一项光荣的责任。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是路遥的墓志铭,也是他的人生写照。《平凡的世界》中他对牛的描述与怜爱,至今令读者印象深刻。孙少安跪在牲口棚里,给病牛喂药的情形,尤其让人记忆犹新。孙少安“一条胳膊紧搂着牛脖子,一只手拿一个铁皮长卷筒,在脸盆里舀起药汤,然后扳起卧着的牛头,用铁皮卷筒头撬开紧闭的牛牙关,把药小心地灌下去。”孙少安与牛患难与共,他跪在地上给牛喂药,膝盖拧出了两个深坑,他自己也是大汗淋漓。文中看似是对牛的描写,却是作家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孙少安有着牛一般的性格,他十几岁辍学回家,挑起生活的重担,像一头负重爬坡的牛一般,为家庭任劳任怨地付出着,不喊苦、不喊累,将青春、学业、爱情全都奉献了出来,让人读来不免心生同情怜悯,却又对其身上的那股韧劲、牛劲,敬佩不已。
  在陕北插队期间,史铁生担任生产队的饲养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喂牛,而“个大,肩峰很高,劲儿足”的秦川牛就得到过他的夸赞。与牛朝夕相处的生活,史铁生成了养牛“专家”,他曾底气十足地说:“现在要是有谁想买牛,我担保能给他挑头好的。”这其中的门道,除了“看体形、看牙口、看精神劲儿”,他认为“关键是得看脾气”。
  之后的文学创作中,牛常常成为史铁生的写作对象,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他写道:“每天晚上,我和破老汉都要在饲养场上待到十一二点,一遍遍给牛添草,草添得要勤,每次不能太多。”他爱牛,想方设法要把牛养好,“虽然半夜从热被窝里爬出来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但他从牛身上获得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和拼搏的激励,以至于后来他遭遇坎坷,仍自强不息地乐观生活。正像他所说:“在山里,有那些牛做伴,即便剩我一个人,也并不寂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