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诗经牛
耕作在风雅颂里的风景
◎段序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即将迈入农历辛丑牛年。牛以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历来受到人们尊崇,无数文人不惜笔墨让它成为诗文中的主角。翻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及其他经典著述,牛或俯身祭祀于牲,或埋首耕种于田,总是默默地耕作出最美的一道风景。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社会,“祭祀”与“军事”被认为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古人认为牛是具有灵性的动物,因此,凡重大祭祀仪式上的牺牲必会选用牛,这样才显得庄重肃穆,才能表达出人们对牛羊繁盛、人丁兴旺的美好生活的祈愿。《礼记·王制》云:“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祭品牛羊猪三牲全备者,谓之太牢,这是祭祀中的第一等级;只有猪羊者,缺少牛,便被降级成少牢。《诗经·鲁颂·门宫》中说:“秋而载尝,夏而楅(bī)衡,白牡骍(xīng)刚,牺尊将将。”夏天人们把牛圈养起来,为的是在秋天时,用作祭祀的牛身体能够完好无伤,而通常祭祀时用到的酒樽,也会做成牛的形状,足见牛在古时“大事件”中的重要性。
  《诗经》中不乏与牛有关的田园风光和诗意篇章,在《王风·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日之夕矣,羊牛下括”。看那夕阳西下,肚儿滚圆的牛羊成群结队地回家了,安静、温顺地步入圈栏,享受吃饱喝足后的安逸。农家小院里炊烟袅袅,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此刻农人也应与妻儿静享农忙后的闲逸时光,可诗中这位妻子的丈夫却在远方服役,归期杳杳。诗中虽描写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但牛羊满圈的田园景象淡然恬静,令人向往。
  《诗经》里的牛不仅是描绘农家生活的温馨画卷,还常与羊相伴成为田园风光中的可爱生灵,《小雅》中写道:“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hóu)”。蔚蓝的天空下,嫩绿的草坪上,这群牛羊时而摇头摆尾,时而互相耍斗,有的在山坡上缓缓“散步”,有的下水临涧俯首饮水,有的静卧草间闭目养神,有的耸动着耳朵、细嚼慢咽,此刻的牧人肩披蓑衣、头顶斗笠,一幅清丽的乡村生活画卷映入眼帘。
  牛年将至,让我们翻开典籍,品读耕作在西府大地上的美丽诗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