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怀念老龙池
范国彬
  在岐山县蔡家坡镇西北机器厂北面的土塬上有一眼当地人熟悉的清泉,叫作“老龙池”。这方小小的天地,不知留下了多少西机厂子弟以及当地村庄孩子美好的童年记忆。
  老龙池的泉水分“东龙泉、西龙泉”,东龙泉即老龙池,西龙泉即书房沟龙泉寺边的泉眼。工作以后,我才慢慢听说,“老龙池”所在的地方曾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一个留守处。抗日战争初期的喜峰口战役,就是由这支部队打响的。
  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这里留下了最美的时光。我们这些孩子之所以能找到这里,印象中缘于一位体育老师的带领。他带着我们爬上大坡,站在坡顶指向南边的秦岭,告诉我们:“看,那就是‘太白积雪六月天’。”这句很美的俗语,就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下听说并牢牢钉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
  春天的时候,池塘里面鲜嫩的水草开始拔节,可以捞起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青蛙卵,可以捉蝌蚪,时不时也会有一只硕大的癞蛤蟆突然冲出水面,惊得围拢在一起的伙伴们四散奔逃。
  崖坡上的麦田也是个好去处,几个人围一堆,可以聊天,可以发呆,可以放风筝,可以在麦田打滚。有同学会跑来劝说“粒粒皆辛苦”,也有同学反驳说,听家长说这时候的麦苗就是要踩,踩了长得才更旺盛。
  暑假对于那时的我们总是充满无尽的欢乐,不像现在的孩子被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填满。家长们上班一走,伴着广播里传出的“雄伟的西北机器厂矗立在中原大地上”的音乐声,年龄大些的孩子一窝蜂地跑了出来,大操场、灯光球场、俱乐部门口都会成为我们的集结地,晚上我们还会拿出手电筒去树下捉知了,当然还有“老龙池”。
  “老龙池”的夏季无论阳光如何耀眼,似乎都不曾有一丝暑热,因为那里有一渠清清的泉水,日复一日以几乎恒定的水量流淌着。拱形的涵洞口凉意习习,其下汇成一汪清潭。清泉漫溢又形成一道清浅的小溪,环绕着老龙池跟前一处盆地中央的苗圃和菜地。据说,这泉水富硒富锶,水质澄澈甘甜,是天然的饮用矿泉水。
  后来,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玩法——挖何首乌。老龙池附近一处崖面下,滚落出无数的何首乌,大人们纷纷捡了回来。而那段时期正是《八仙过海》和《新白娘子传奇》上映前后,张果老逮住千年首乌吃了成仙的故事,恰恰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于是,拿上小铲、提兜,要么约上伙伴,要么拽上父亲,一路小跑奔赴崖面下开挖。何首乌藏得很深,并且冒出地面的枝条往往和根茎不在一条线上,顺着枝条往下挖,会挖出又大又深的土坑,这或许就是人们总说何首乌会跑的原因吧。我们还会去拔大蓟、摘桑叶,说是把这些药材拿回去卖给药店换零花钱,但最终弄回去的何首乌都被父亲泡了酒,而桑叶和大蓟都被当作垃圾一扔了之。慢慢地,新鲜劲儿过去了,也就没有孩子再去挖宝了。
  秋天能干的事就比较少了,最有意思的就是在老龙池周围的崖底边缘处摘酸枣,把红红的酸枣装满口袋,然后塞进嘴里、眯起眼睛,咀嚼着、品咂着酸味十足的薄薄的枣皮。美味之后,枣核也是有用的,将圆圆的枣核互相追逐着喷吐了出来。
  冬天的时候,孩子们都在等待过年,已经鲜有人去老龙池了。
  前些日子,有朋友说要去蔡家坡零胡村农家乐吃饭,几经描述下,地点竟然就在“老龙池”。只是,这里早已没有了记忆中的样子,虽然遗憾,倒也充满回忆的温情。与其让这里依然保持着记忆中的模样,我宁愿看到我的家乡一点点地进步和发展,看到乡亲们一点点地富足。因为那里有我们生命之初的美好,有我们回不去的青春记忆,有我们与这方土地早已融为一体的魂魄。
  越深入这片土地,越会眷恋这方故土,青春能与故乡同成长也是一番幸事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