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海:长期从事金融工作,专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近30年,以“南门太守”为笔名出版三国人物传记8部,历史评论集十余部,诗歌、散文集各1部,发表各类文章数百篇。
渭水长流,奔向东方;秦岭巍峨,莽莽苍苍。五丈原,举世闻名的古战场,坐落在关中平原西端,位于秦岭与渭河之间。1786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激战,让时间从此定格,让寂寂无闻的黄土原从此名扬天下。
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54岁的诸葛亮率领10万大军从汉中出发再次北伐。这是诸葛亮第6次北伐,8年前他从成都进驻汉中,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回去过。然而,前几次北伐均未成功,这一次,诸葛亮使尽了力气,试图最后一击。
诸葛亮一生中有两个27年:前一个27年,在家乡和隆中度过,拼命积累知识,做着出山的准备;后一个27年,追随先主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辅佐刘备艰苦创业,建立了蜀汉王朝。
来到这个秋天,刘备已经不在了,只有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孤独的身影映在昏黄的山影里。关于此战的经过,《三国志》有简要记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这场战役的过程当然复杂得多,细节记录在其他史料中,仅就上述记载来看,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五丈原背高山、面深谷,易守难攻,当然是军事要地,但敌人如果不来进攻,只跟你耗着,那优势岂不成了包袱?要地岂不成了死地?
这绝非臆想。6年前,深为诸葛亮赏识的马谡奉命守街亭,其战场环境与五丈原差不多,两边是山,中间有河流和大道,马谡看完战场,立即下令上山,理由是山下不好守,山上居高临下,敌人难以攻击。结果,魏军来了,并不攻山,只在山下等着,山上缺水,蜀兵大败。五丈原难道是第二个街亭?以诸葛亮对兵法的精通,显然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之所以留在五丈原,一定有他的想法。
来到五丈原,我站在高处,望前方,望左右,望日薄西山,闭目聆听,感受时间在风尘中走过,感受轻轻吹拂的秋风,想着心中的那些疑问。
看到下面的河川,突然明白,渭水分田也许正是诸葛亮留在五丈原的理由:面对强大的敌人,诸葛亮也许想到进攻长安并无胜算,但撤军的负面影响又太大,不仅对他个人,对蜀国来说这种反复出击无果的事已经越来越不能承受了。所以诸葛亮选择了折中方案,他要在关中长期驻守,渭水分田就是尝试。
由五丈原下沿渭河西行,不多远就是宝鸡市区。宝鸡,汉末三国称陈仓,5年前诸葛亮亲率数万大军与魏将郝昭率领的1000多名守军在陈仓相遇,诸葛亮指挥蜀军连攻20多天竟未攻克,只得退兵。此次兵出斜谷,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开陈仓,占领五丈原后,陈仓的战略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以五丈原为东止线,将其以西的广大地区悉数占领,与陇右就连成了一片,等于把蜀魏之间的“国境线”前推到了关中,即使不拿下长安,也是一个巨大胜利。这是一种持久战,虽不符合此前制定的战略规划,但也是目前情况下最稳妥的方案了。
可惜的是,人算敌不过天算。长期的操劳让诸葛亮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一年8月里的一个深夜,人们发现西南上空一颗流星划过,坠落在五丈原附近,不久诸葛亮就病逝了。
有人说诸葛亮早已预感到来日无多,在五丈原上他能做的其实只是等待,等待生命的终结,等待可以去追随先主的那一刻。其实,1786年前的那个秋天,五丈原上确实有一个寂寞而巨大的等待,但等待的不是死亡和失败,而是奇迹的发生,是复兴汉室壮志的实现。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蜀之间的实力对比,蜀国取胜几乎不可能,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极大负担,百姓苦不堪言。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五丈原诸葛亮庙门前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四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四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前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石上的刀痕: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执着,所以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