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西秦视点
标题导航
|
《认识建筑:丰子恺建筑六讲》
《摩天大楼》
《如何理解建筑》
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
祁念曾《苏东坡传》在宝鸡首发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读书与写作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读书与写作
◎张继劳
和教师一样,作家有时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这两种职业有着不少共同之处。教师自己读过书后再教人读书,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求知若渴的学子,引导他们学习掌握知识、掌握本领。作家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将读书、生活、思索得来的知识及经验,创作一系列艺术形象,感染那些渴求着精神食粮的读者。他们同样是在付出,在奉献着自己。正因如此,无论教师或作家,无一不是先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
我敬佩那些以教书为职业的学者型作家。他们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勤奋写作。他们的创作实践证明,一个热爱生活、爱好读书的人,一旦与文学结缘,把丰富的积累、真实的体验熬成浓浓的墨滴,洒落在稿纸上的时候,产生出来的绝不会是平庸的作品。无论是散文抒怀,还是小说创作,他们总能给各年龄段的读者以启示:知识与创作的关系应当是厚积薄发,不读书便不会有学问,有学问方能成就一位优秀的作家。
我很容易就能举出一长串古今中外既是学者又是作家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往往并不太多,达不到“等身”的程度,但他们的作品却往往为世人所铭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文学作品获得成功,无一不可作为我们的楷模。我对他们崇拜不已的同时,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应该说,是他们丰富的学识,才使他们的作品有了一种更广博的视野、更深邃的意境。有时,他们的语言功底使他们的小说像一首首优美的抒情诗,充满着哲理和审美价值。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作家缺少深厚的文学功底,缺少富有哲理的形象思维,就无法营造出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意境,甚至只能让一些格调低下的东西填充自己的作品,在读者面前“作秀”,靠虚夸的“炒作”传播,是必然得不到读者认可的。
当然,我不是说作家就一定要是无所不知的圣人,非要把小说写成一部包罗万象的大辞典,也不是说,作家一定要在小说、散文中容纳多少专业知识。我要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也要讲究知识与艺术的含量,力争给读者留下一些值得品味的东西。一般情况下,读者读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也不单单是为了消遣,他们不仅是在看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会看作家对这个故事的叙述方法、语言风格、形象思维,有没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还有不少的人乐于探索作家身上那些非常个性化的感知。他们满怀期望,力图通过作品,实现与作家的心灵交流,从而达到“快乐着你的快乐”之目的。
我不认为作家是为了当作家才写作,他们是为生命而歌,是一种需要大量精力的投入与知识做后盾的,没有博览群书、踏实做学问的精神准备,不遵循体验生活、厚积薄发的创作规则,必然是不会成就一番作为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平均八年才出一部长篇小说,其余大部分时间是看书学习、调查研究、深入生活,而仅有二十余万字的《百年孤独》,就整整酝酿十八年。他对文学的忠诚使他不断地广泛地阅读,而深入思考后的写作,则令他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今日的文学生活,正带给耕耘者无穷的希冀与甜蜜。读书、生活、思索,而后写作,这才是文学创作的成功之路。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