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来自陕甘宁三省区的12家文化馆工作人员在陇县召开“关陇社火保护传承工作会”,并成立“关陇社火保护联盟”,引起“关陇文化圈”的话题热议。
关陇概念地域历史文化的集合
关陇,是关中-陇东-宁夏南部的集合称谓。关中-陇东地区处于黄土高原西部,渭河河谷横贯关陇其中。特殊的地理结构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以伏羲-姜炎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和灿烂辉煌的周秦汉唐文明。历史上无论是政区划分、民族分布、人口构成还是经济形态、民风民俗,均有较多联系和相似之处。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下,这一区域内的文化生态具有许多相同性,在我国区域文化中具有独特风貌。
在现代学术史上,史学家陈寅恪首先将关陇作为一个中古地域政治文化集团概念使用,对史学界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著名文学史家曹道衡研究中古区域学术文化时,也关注到关陇地域特色。20世纪末期,甘肃学者王知三等人借关陇概念描画六盘山地区民俗文化特点,使关陇集团、关陇文化概念在21世纪重新焕发地域历史文化价值,引起学界关注。21世纪初,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民俗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基于大关中的空间范畴,以渭河流域为中轴线,以关中西部为基点,向东形成关中东西部文化比较研究,向西连接甘肃天水和平凉地区,形成周秦文化古今研究,为关天经济开发区的布局开发提供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转型)等文化软实力方面的支撑;向北辐射陇东的庆阳地区,形成基地研究的大关陇格局。
关陇方言民众生活追求的心声
方言,是同一语言中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汉语方言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生成与传播过程。作为汉民族原生母语的北方方言,亦称官话,它是一个地理历史文化区域内的人们源于相同相近的生存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内含着历史过程中人们共同的追求和创造出来的知识、方法与信仰。它的传承,既与历史地理条件相关,也与传播者的当代生存追求密不可分。
关陇方言主要集中在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中片和关中片。中原官话秦陇片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关中西部、陕南、陕北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西部、青海东部等地区,共60个县市。地域相邻的中原官话陇中片,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共14个县市。
关陇文化区域是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中片)的核心区域。这个区域的民众在方言与生活类型上大多相似,构成同一地缘生活文化同心圆。方言与生活方式密切相连,互动同构。同一个方言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相同,它犹如血缘基础上的族群关系的地缘延展。因此,一个方言文化区就是一个民俗文化区,人们有着相同相近的语言表达习惯、生活方式、生活追求、人生理想,关陇地区的人们说着接近的中原官话,节庆时吃着臊子面,社火游演类型相近。尽管关陇文化圈不属于同一个省域的行政区划,但这里的民众仍然较好地持存(保护)着古有的民间文化传统,形成关陇民众心理的文化认同感、地域亲近感。作为一种生存选择的文化样式,方言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同一个地缘之内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空间和社会关系。因此说,方言也是一种民俗文化,体现了生存选择的法则。这正是文化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关陇民俗生存选择不变的法则
关陇文化区域的形成与传承,是地缘之上广大民众生存选择的结果。正是这种区域民众的生活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才形成了关陇方言民俗文化圈。
在历史上“秦陇”并称,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黄土高原覆盖其大部分地区,三是人文民俗相近。古代的陇东高原(又称关西)邻近关中平原,成为西部天然屏障,因此,秦、陇、宁交界地域交互连通,方音相近,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并无二致。当外地人行走在关陇地区会惊奇地发现,在这地域广大的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众吃酸辣扯面,唱粗犷秦腔,住半面厦房,社火红火热闹。这种趋同近似的民俗文化现象,是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自然淘汰的压力,在生存中选择文化创造文化的结果。
生存活动是人类为保护和发展生命所进行的创生活动。它首先包括人为满足第一需要,如吃、喝、睡、生殖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也包括人在第一需要基本满足后,在更高一个层面上对爱、尊重、安全等不仅仅是谋生手段的需求。所以,生存活动是人作为主体的积极能动的创造过程,它总是趋向于将人带入更高境界的生命活动中去,即,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永恒”追求。它是一种对象性的自由感性活动,集体中的个体凭充分的感受力去沟通对象、创造对象,使纯客观的自然被改造成为一种主观感觉化了的世界,成为“人化的自然界”。
正是从这个文化传承的意义上,关陇地区的民众才几千年不变地重视土地,辛勤耕作,喜食酸汤辣臊子面,爱唱高亢秦腔调,正月里社火耍得热热闹闹,农闲里三乡五里集市不断,平日里更有布艺、皮影、剪纸、草编艺术品、手工泥塑等相生相伴。尤其是社火等文化活动,将农耕民众的饮食、娱乐和心愿整合一起,使关陇民众的生活方式呈现出人文生态特点,成为跨越当代行政区划的民俗生活文化圈。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二级教授、宝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