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记忆中的木锨
◎马科平

  木锨并非是山寨版的铁锨,木锨就是木锨。从前村里每家都有几把木锨,作为一种不说话的工具,木锨低调内敛,忙时忙个不停歇,闲时静悄悄地竖立在门背后、屋檐下。
  木锨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木柄,一为锨板。木柄是用韧性极好的榆树、柳树、桑树等木料,由木匠用工具加工而成。锨板一尺二长、七八寸宽、一指半厚,形状如同铁铲。这个简单的农具,自然随意,谦和朴实。
  过去村子里,夏季收割油菜、小麦,深秋收割黄豆,脱粒用连枷、碌碡。油菜、小麦和黄豆脱粒出来的同时,麦糠、豆壳及打压碎的秸秆末与其混杂一起,而要把它们从中分离出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扬场,这时候就离不了木锨。
  为何不用铁锨而要用木锨扬场呢?那时候,碾打、晾晒粮食,基本都在土场上面进行,用铁锨铲粮食,容易把地面的碎土铲起来混入油菜、小麦、黄豆等粮食中。另外,还会将籽粒铲破弄伤,既影响来年的发芽,又不易储存,这是使用木锨的基本原因。
  油菜、小麦、黄豆等谷物成熟后,收割拉运回来,摊在土场晾晒、碾打,饱满的菜籽、麦粒、黄豆从豆荚、麦穗里碾压出来,沉聚在细碎的秸秆下面,用木锨推拢成堆,静等起风的时候扬场。
  待天空中吹起了微微的小风,木锨开始大显身手。扬场人戴好草帽,先把粮食混合物用手抓一把撒向空中,或用木锨铲上一点,向天空抛撒试扬,仔细观察风向和风力大小,然后选好位置站定。
  扬场人双手握住木锨把的中上端,双腿一前一后站立,低头铲上多半锨,抬头双手快速用力,迎风向上把锨内粮食抛扬出去,乘着力气,在离地一丈多高的空中,粮食呼啦啦呈扇面状散开。粮食颗粒比重大,掉落在上风口,糠皮、豆荚、秸秆细末轻巧,在空中被风吹得比粮食远一些掉落在地面上,这样就把它们分离开了。
  分离出来基本干净了的小麦、油菜、黄豆等须晾晒,晒干水分方能入库存放。那么多的粮食,早晨出太阳时在大场里散开,中途要翻动,把下面的翻上来,傍晚时分再把它们聚拢在一起,晒干的粮食装口袋储存入仓,这些环节都要用木锨来完成。
  时光如水,木锨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我仍感到木锨在鲜活地走动,一点汗水味,一点草木味,一点太阳味,一下子塞满记忆中的每个细胞。在那个远去的年代,一上一下、扬起撒落的声音,一首古老、充满生机的动人乐曲,幻化成庄稼人丰收的喜悦,久久回荡在广袤的原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