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给教师的建议》
《爱的教育》
《爱弥儿》
诗意的周原
为生活注入仪式感
书途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生活注入仪式感
◎秦曙霞
雨天的周末,在我的小书房里沏一壶清茶,放一曲古风韵味的音乐,捧起一本书,让思绪在音乐的韵律中舒缓,让心在素静的文字中涤荡,感悟。
书桌上,放着李思圆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一书,当初是因为书名而买的这本书。扉页上嵌着的“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让我生出即刻读完此书的冲动。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句话被常常挂在嘴边,也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里。但生活的仪式感到底是什么呢?网上有个高赞的答案是这样的:仪式感是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态,总要找到一种新的方式,陪你度过无趣的今天。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工作上,有很多事情是重复的,有时候因为重复而显得枯燥。但如果赋予重复的事情一点仪式感,一切就有了期待的美好。
其实,仪式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文友寒是我所在城市里一位知名女作家。她奉行每天给自己制造三个惊喜的习惯,多年坚持阅读、写作、记日记、出书、养花、办学,把每一个平淡的日子演绎得活色生香。她推出了自己的公众号,不间断地往里面填充诗歌、短文、碎语、心情故事,已是她日常的必修课。她写的很多公号文,阅读量都是十万加。不久前,她写的一篇美文,被《人民日报·夜读》《人民网·夜读》等官方媒体转载,《洞见》《十点读书》等二百多家平台也转载,阅读量过千万……我感动于她的坚持,对她因仪式感所获更是无比钦羡。
驻外工作时,我居住的院里住着一对姐妹花,姐姐气质优雅,妹妹干练豁达。各自的房间除了一贯的整洁干净外,更是充满淡雅、清新的气息。从物件摆设到收纳的瓶瓶罐罐,从绿植干花到桌巾床品的选用,无不透出温馨迷人的情调,房间的摆设一如她们对生活的态度,诗情画意又别具一格。每到晚上,她俩还领着院里的姐妹们散步,分享养生常识,教跳健身操,生活在她们眼里,充满着随性和美好。
扬州的好友萍喜欢烹饪,她对生活的态度在她的早餐中可见一斑。她每天不重样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做的早餐,从营养的搭配,到色彩的对比,以及特色的拼盘等,无不透露出精致与细腻。她一个人的早餐,无论是西红柿虾仁疙瘩汤+全麦面包水煮蛋+两颗无花果,或是皮蛋瘦肉粥+葡萄干+巴旦木仁+猕猴桃片,抑或是蔬菜三明治+牛奶+圣女果,满满的仪式感,营养、情调、小资,看着都赏心悦目!她用这样的仪式感,为单调的、重复的、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暖心的小幸福。
好友冠是一名外企管理人员。她生活规律,保持运动,擅长外语、绘画、书法,喜欢读书、熏香,讲究服饰的精致,是生活里的美学家。多年来,每到一座城市出差,她都要习惯性地买一束鲜花摆放到客房的醒目位置,即使只做短暂的停留。她说,鲜花可以为自己忙碌的日子找到更加温馨、舒适的诗意生活,就像平凡的日子里多了一束鲜花的点缀,日子就变得带了一点香气、一点鲜活。
好友丽利用自己居住的楼后空地,满怀希望地打造了一处花园。她的花园里种植了各类花卉,配以各种不同的陶瓷、塑料、垂吊等花盆,营造出四季不同、高雅清丽的园景与意境。一处空地被她的巧手装点得生机盎然,打造出满满的生活仪式感。她说,生活的趣味是要自己创造的,平平淡淡也是一天,那倒不如用一些仪式感把每一天都过得诗意盎然。
仪式感,让好友们的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认真生活的她们,注定会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芒。只因她们心中有一份仪式感,让平淡无奇的岁月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浪漫,这些仪式感如同生活的最佳调味剂,不凑合、不将就,三分执着、七分笃定。
身在尘世行走,流年里的风霜雨雪要经历,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要面对,如果,能给平凡的每一天赋予一个小小的仪式,不断发现美、播洒美、感知美、创造美,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春暖花开。
生活赋予我们太多的可能,眼下唯有时光不可辜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有仪式感的美好画面,做一个有生活“仪式感”的人,热爱生活,传递爱!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