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市场监督管理
第05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西秦视点
标题导航
|
宝鸡人与教育有关的一二往事
肃清不良考风革除陋习
读书时发奋为师时用心
吸引读书人争相踏入书院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近现代西府大儒李穆轩:
吸引读书人争相踏入书院
本报记者张琼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中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朱先生”,他才高八斗、带头禁烟、传道授业、颇有威望。陈忠实曾说过,“朱先生”这个人物有原型,原型为“清麓学派”第二代传人、清末关中大儒牛兆濂。牛兆濂的一众学生中,有一位叫李穆轩。李穆轩是西府大儒,在宝鸡地区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并留下了许多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辛亥革命后,河南卢氏人李穆轩慕名来到陕西三原县的清麓书院,拜牛兆濂为先生,学习程朱理学。李穆轩好学多才,传承了牛兆濂的衣钵,成为“清麓学派”第三代传人。牛兆濂弥留之际,叮嘱李穆轩:“三辅文脉渐趋式微,西府文曲逐盛,‘清麓’四代传人应在西府寻得。”
1942年,张载的二十五世孙张根正去拜祭牛兆濂,极力邀请李穆轩到凤翔讲学。第二年,63岁的李穆轩来到凤翔王堡村,协助当地乡绅创办了“凤鸣书院”,后来又在塔陵村协助创办了“陵阳书院”。李穆轩在凤鸣书院和陵阳书院里担任总教,给学生教授清麓学派的知识。李穆轩言行一致、学识丰厚,教学富有魅力,每到一处,当地人争相前往,目睹他的风采、听取他教授的知识。
其中,李穆轩与“宗铭书院”颇有故事。清光绪年间,凤翔县城北街就有宗铭书院,李穆轩恩师牛兆濂就曾在那里讲过学,辛亥革命以后书院荒废了。李穆轩来凤翔的第二年,宗铭书院被当地贤达重建,诚邀李穆轩担任主讲。李穆轩在宗铭书院一讲就是5年时间,这5年里,李穆轩寻找程朱理学与张载关学的共同点,使其相得益彰。李穆轩推崇张载的“四为”和“六有”,教育学生立身、立言、立德,关心社会,积极进取,为社会和谐进步作贡献。李穆轩的才学人品,使宗铭学院成为当地学子的学习佳地,四方学子纷至沓来,求学的人多到校舍都无法容纳。
李穆轩在西府地区讲学十余年,引领了当地人读书求学的风尚,凤翔、岐山、宝鸡地区的乡绅名流纷纷在当地设书院,邀请李穆轩轮流前来讲学。如灵山“灵麓精舍”、贾村塬“贾村学舍”、周公庙“卷阿学社”等,都留下了李穆轩的身影和风采。李穆轩讲学时,推崇炎帝、周公、燕伋、张载等宝鸡历史名人的文化理念,并勉励自己“为天地存正气,为圣贤做功臣,奉父师之遗训,守中华之典礼”。
1953年,李穆轩病逝于宗铭学院,下葬那天,上百人默默排成长长的队伍,护送着这位西府大儒的灵柩。队伍中有亲属、学生,还有从各地赶来的百姓,可见西府人对李穆轩的尊重和爱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穆轩在西府大地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一代名医李仁庵、书法家梁伯载、“清麓学派”第四代传人史道明等。李穆轩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师者,他的名字至今仍在西府大地上流传……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