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清代岐山人梁星源:
读书时发奋为师时用心
本报记者麻雪
  岐山人梁星源是清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岐山县志》上记载了他的事迹,他在广东任职时,追随当时的湖广总督林则徐抵抗英军、忠诚担当,他日夜巡防,与民共甘苦,深得林则徐赞赏。后来,清廷为他修建的木牌楼成为岐山县城地标性建筑。他成年后成就多、故事多,其实,他年少时在岐山勤学苦读,后来用心教书并受到尊敬的故事也值得传颂!
  岐山文化界、教育界人士王效文(已故)撰写过一本书,名为《岐邑野史》,其中详细写了梁星源入仕前在岐山时的故事。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王效文当年为了收集梁星源的详细事迹,曾经在岐山北乡一带(即梁星源家乡,今京当镇范家营村附近)走街串巷,凭借自己的手艺为当地人画“嫁箱”,从而收集故事,还结识了梁星源的后人,将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岐山人有血有肉地描述出来。
  《岐邑野史》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梁星源出生在贫困农家,早年丧父,他的哥哥靠着打柴换来钱供他读书。梁星源读书很刻苦,长进很快,通过层层考试成为庠生。成为庠生后,便可继续“深造”,但是因为家贫,无钱入学。可他不气馁,在家默默自学,每隔几天,就把积攒的不解知识点,带到一位学识较深的先生处求教。他早去晚归,途中就吃自己带的干馍、小蒜,渴了就下到祁家沟底喝泉水。如此勤奋学习下,他在二十七岁那年考中举人。
  这是梁星源学习时的故事,后来,他经过三次进京会试,却全都落榜。因为他哥哥在许家山一带打柴,结识了一户丰衣足食的人家,这家人想设立私塾,梁星源由此成为一名私塾先生。
  《岐邑野史》在《坐学许家山》一文中写了“尊师重道”的故事,而被尊敬的人就是梁星源。原因很简单,梁星源“教书认真,循循善诱”,得到雇主的尊重。
  这则故事是说:有一天课余,梁星源信手写了一首诗,“边靠泉石边靠山,半饥半饱渡生涯;天上文曲若有灵,当知此地是星源”。其实,他是感慨自己前半生多艰,屡试不中。但是,雇主却不解其意,看着“半饥半饱”四个字,以为是自己苛待了先生,忙去赔情并表示愿意满足其所求。梁星源笑说,自己的诗不是那个意思,还笑道:“要充我的‘饥’,需得千钟粟。”这其实是反映了梁星源不仅仅求肚子吃饱,还有很高的志向。雇主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对他更加尊敬,更加厚待。
  梁星源在雇主家教书也由此格外用心,几代没出过读书人的这户雇主家,后来竟然考中两名生员。
  雇主家尊师重道,梁星源为师用心负责,由此可见一斑。后来,梁星源入仕后去往他乡,果然一展抱负。但是,他留在岐山的勤学故事、教书育人的佳话,至今仍被岐山人所铭记和讲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