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诗话七夕节
◎李思民
  七夕节起源于汉朝,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美好姻缘等。对这种传统的习俗,人们又赋予了“牛郎织女”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历朝历代骚人墨客对这一节日都吟诗赋词,绽放出一朵朵瑰丽的艺术奇葩。
  古时候,生产力水平较低,为了生计,夫妻除整日劳作外,有时还难免分离,奔走他乡。这种劳作、离别之苦,便成了文人关怀的对象。“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代的这首歌谣,就描写了织女劳作时思夫哭泣、泪如雨下般的情景。银河两岸,她只能与牛郎含情脉脉“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三国曹丕抒写了女子在七夕节时思念丈夫的幽怨之情,“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唐朝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则表达了恩爱夫妻的离别是不会停息的,年复一年,没有尽头;孟浩然的“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杜甫的“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以及宋朝李清照与丈夫婚后离别适逢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等等,词人把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可望而不可即,夫妻无尽思念的情景,抒写得入木三分、催人泪下。这种情景到了用情最深的清代纳兰容若那里,他因随康熙帝远征,时时念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一夜泪流到天明,“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纵观历朝历代诗家笔下的七夕节,首首委婉凄苦、动人心魄。
  从诗人的笔下,人们对美满婚姻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可略见一斑。
  把七夕节与家事国事天下事连在一起,描绘人生世相、人情冷暖,也是古代文人诗话七夕的一个重要话题。人的事业总是与月亮一样,阴晴圆缺、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李商隐“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喜悦、感激、失望、忧伤的情怀。七夕节人不团圆,苏轼送友人,“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赵以夫则为友人写道:“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南宋灭亡后,一位心事重重的老人刘辰翁,在七夕之夜思念故国,“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晏几道作为太平宰相,自然有“政治高度”。他利用广东海丰民间传说中,乌鸦笨嘴拙舌,误传天帝旨意,言说牛郎织女两人须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别多欢少奈何天”。文人的写作意旨已经远远超越了“七夕节”故事本体,心中块垒,溢于词表。
  自古以来,七夕节包含了中国各地许多民俗传统。南北朝柳恽从妻子的角度描述了“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将单纯缝衣劳作引申为裁衣寄远;唐朝林杰“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家家户户观赏秋月时,妻子把对丈夫的思念全部穿缝在千万条红丝线上了。神童权德舆“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柳永“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足以看出宋人对乞巧节的重视,即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元朝卢挚“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把七巧节渲染得热烈而隆重。翻开七夕相关诗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民风民俗大画展。
  诗言志,歌咏言。古代文人笔下的七夕节诗词,大多都有他们的寄托、理想和追求。一是对理想爱情婚姻的渴望。诗词中的男女主人公,对恋情、爱情、婚姻、家庭,个个志虑专一、忠贞不二,十分珍惜夫妻间的情分。今天再读这些诗篇,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家风,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古人往往以美好的事物作为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譬如屈原以美人、香草等比作自己一生所热爱、维护和追求的明君和国家。诗人对织女牛郎的赞美和歌颂,同样也折射出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三是希望人们像织女牛郎一样,靠男耕女织、辛勤劳动而生活,在共同劳动中建立牢不可破的爱情友谊,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更高、更美、更理想的境界。
  今天,每对情侣在追求自己爱情幸福的时候,是否想过也必须以自己的美德、自己的“良言”和“暖语”、自己的“厨艺”以及自己的善良、智慧去争取爱情呢?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要想保鲜爱情,理解、宽容、奉献,永远不能丢,否则,再美好的婚姻,也会变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