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司马池(980-1041):为官清廉教子有方
  司马池是《资治通鉴》编纂者司马光的父亲。宋真宗时,司马池在凤翔任知府,本来有升迁的机会,他却上奏朝廷不愿离开凤翔府。他在任期间以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被大家所赞许,同时他还言传身教,使得司马光也拥有清廉的品德。
  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往往是敢于担当的名臣。因为他们不但严格要求自己,更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司马池便是这样的典型。司马池出身名门,家里相当富有,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把家里所有财产全部让给伯父、叔父们,自己则一心读书。后来他考中进士,为官刚正不阿,在任凤翔府时,生活十分朴素;平时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客人,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蔬菜,而且只限于三五道菜;上下班不坐官轿,甚至也不骑马,只骑一头毛驴。
  凤翔府岐阳巡检司长官,平日对其部卒管理严苛,一夜他在岐阳县富民家饮酒,其部下知道这件事后,便趁机到富家将巡检绑了,巡检自知有错,便答应部下的要求,今后不再严督部下。司马池闻知后,下令将为首部下杀死,巡检则撤职查办。
  在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里有一期,记录了石鼓的前世今生。在唐末时石鼓就已仅存九面,缺少了一面。司马池把这九面石鼓安置妥当后,凤翔府的文化官员依据早期的石鼓拓片仿制了遗失的那面,毫不知情的司马池将凑齐十面石鼓的消息上报给了朝廷,宋仁宗爱好书法,得知这个消息后,让人来获取拓片带回欣赏,于是发生了问题。就像《国家宝藏》里关于石鼓的剧情,宋仁宗发现了石鼓文有仿制品,下诏责问。在朝廷问责后,凤翔府主管文化的官员很惊恐,司马池表示他是最高长官,一切由他承担,不是诸君的过错,承担了全部责任。宋仁宗对此非常感动,下旨不予追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名言,出自司马光的笔下。司马光清廉品德的养成,正是来源于父亲司马池对他从小的言传身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