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体育周刊
第05版:副 刊
第06版:文 化
第07版:本市新闻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那些年的兵哥哥
脱不掉的军装穿在心上
心中的军装永不褪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绿色情怀润墨香
载歌载舞庆八一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曹新灵1993年入伍
心中的军装永不褪色
本报记者王星
一朝入军营,一生是个兵。哪怕不再身穿戎装,但心中那嘹亮的军歌,依旧是鼓舞曹新灵勇往直前的号角。1975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军转干部,现就职于市检察院,18年的军旅岁月,锤炼了曹新灵坚韧的性格和不退缩的意志,而难忘的军旅生涯也成为他人生中最美的珍藏。“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1993年12月,18岁的曹新灵怀揣着儿时美好的从军理想,带着献身国防的追求,告别了父母家乡,从河南商丘来到了大西北的陆军某旅,走向绿色军营。
从中原大地到茫茫戈壁,初到部队的曹新灵勤学苦练,他一直记得新兵连长的话:“部队是座大熔炉,进来一身铁,出去满身钢,来到这里就是要淬火成钢!”凭着一股拧劲儿,在部队领导、战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曹新灵快速成长起来,1996年,因表现突出,经组织推荐,他成功考学提干。“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2000年底,曹新灵担任新兵连指导员,那段时间,他一直留心新兵们的思想动态。当曹新灵发现有个别新兵不太适应部队枯燥而艰苦的训练生活时,他便会耐心开导,给他们讲身边的典型故事,而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普通战友身上,他们一个个铆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鼓励新兵不能被苦累打倒……在曹新灵的疏导和鼓励下,渐渐地培养起新兵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和士气,在部队安心服役。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坚守。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曹新灵无悔付出自己的青春。2004年,曹新灵因为过硬的自身素质和优秀的政工工作,他荣立个人三等功。2011年,曹新灵转业到宝鸡工作,当兵18年,在部队磨炼的意志品质和自律的生活习惯,让他能从容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
转业只是转移了阵地,在曹新灵心中,永远把自己当成一个兵,他深知,当兵时养成的作风和家国情怀深深地扎根在心里,那身绿色军装永不褪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