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体育周刊
第05版:副 刊
第06版:文 化
第07版:本市新闻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那些年的兵哥哥
脱不掉的军装穿在心上
心中的军装永不褪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绿色情怀润墨香
载歌载舞庆八一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张广来1969年入伍
脱不掉的军装穿在心上
本报记者张琼
张广来(后排左一)和部分战友在兰州沙井驿的合影
“我参军的初衷很简单,当兵保卫祖国,是咱关中男儿的骄傲。”今年70岁的张广来回忆,1969年11月,19岁的他参军入伍,加入了有光荣历史的“英雄八连”,开启了近4年的军旅岁月。
“英雄八连”自1939年诞生之日起,先后参加过130余次战役战斗,是一个有光荣称号的连队。在连队里当兵锻炼,成为张广来终生难忘的刻骨经历。1971年4月,连队在兰州市沙井驿机砖厂承担烧砖的施工任务。砖窑采用循环烧制,装窑与出窑同时进行,装窑的那一端散热时间较长,温度尚能忍受。但出窑的那一端散热时间短,窑门一打开,温度高得出奇,指战员称这一劳动是“火里掏砖”。虽然出窑是最累、最苦、最热、最脏的活儿,但连队的战士们丝毫没有退缩。为尽快散热,窑里有一台直径两米的大风扇,风扇发出刺耳的噪音,对准烧熟的砖堆猛吹,灰尘被狂风裹挟着,弄得战士们睁不开眼睛。
张广来和战友们踩着半尺多厚的煤灰,穿着大头鞋,戴着用轮胎剪成的皮巴掌去掏砖。张广来回忆,窑里太烫了,如果穿解放鞋,橡胶底很快就烫化了,砖头更烫,如果戴厚布手套抓砖头就会冒火星,于是战士们就把汽车轮内胎皮剪成皮巴掌,用松紧带把皮巴掌固定在左手掌上抓砖,并把砖头装车。干活的时候,班长带头站在离火近的最高处,战士们抢着干重活,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大家伙脸上的汗水和灰尘都和成了泥,谁也认不出来谁。从施工开始到结束,他们安全、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张广来记得还有一次是在黄河边的雁滩公社帮农民割麦子,正值6月份。趁着轮换倒班休息的一天时间,排长带着战士们来到地头,大家从社员手里拿过镰刀,割的割,捆的捆,不一会儿就割完了一大片麦子。这时,公社两位社员抬来一大筐黄瓜、西红柿,拿给战士们吃。排长对社员说:“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关心,部队的纪律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们必须遵守纪律。今天既然把黄瓜、西红柿都抬来了,我们盛情难却,但是这些东西是多少斤多少钱,我们就得付多少钱。”说完,排长掏出了60元钱塞给了社员。社员们无不被战士们乐于助人、严守纪律的品格所打动。
1973年2月过完春节,张广来退伍回到老家。此后,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入伍当兵的经历都影响着张广来,他的微信名称也是“一排张广来”,那身军装已经穿在了他的心上,永远脱不掉。他说:“当兵,是我这辈子最难忘、最感动、最幸福的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