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西秦视点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西府人的消暑生活
凌阴:古代冰箱巧冷藏
炕席:自在舒坦好惬意
木枕:清凉散热促睡眠
裹肚:孩童护脐不受凉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裹肚:孩童护脐不受凉
本报记者王星
手工绣制的裹肚,承载的是长辈对西府娃娃的疼爱。在关中地区,裹肚又被称作“兜兜”“肚兜”“护肚肚”,是小儿佩戴在肚子上的一种保暖衣饰和装饰品。
在西府农村端午节前,很多长辈就开始给娃娃们准备一件件红色或金黄色的裹肚,再搭配以白色、黑色或绿色等的彩线缝制。一般裹肚里外两层,两边附有大小口袋,口袋有单层和双层,有些口袋上还有袋盖。裹肚的口袋是给小孩装糖果、玩物或小物件,以此希冀孩子健康成长。
这些满含着爱意的裹肚,不仅是精美的手工绣品,也是孩子们度夏的“护身衣”,将其系在脖间,护住肚脐,可以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少了着凉闹肚的烦恼。若等孩子长大,这鲜红的裹肚便会被母亲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留作纪念或传给孙儿,承载着满满的爱意。
西府地区的裹肚形式多样,尤其是制作别致的“五毒裹肚”,深受人们欢迎。“五毒”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蟾蜍。入夏后,温度升高,易流行疫病,病虫害也进入高繁殖期,特别是无忧玩耍的孩童容易受到有毒动物的侵害,为了祈福孩子平安,西府民间便有了在肚兜上绣“五毒”的习俗。
“五毒”这一称谓据说是源于宋明时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说的五毒有一些区别。按照科学观点,这些动物不都是有毒的,如壁虎就没有毒性,蟾蜍略有毒性,但毒性不大,可古人认为,它们都是高度危险的动物。所以,入夏之后,长辈祈盼用活灵活现的五毒绣品来防御灾害与疾病,让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表达一种美好愿望。
在民俗上也讲究: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护佑平安;舅舅在外甥未成年之前,每年要挑选一件称心的裹肚送给外甥,祝愿其健康成长。
小小的裹肚,满满的祝福。如今,这些制作精巧的裹肚不只护在孩子肚上,也陈列在民俗馆的展台上,作为工艺品展示着西府民俗的魅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