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麦秆作画看不够乡间的故事
本报记者张琼
  这几天,凤翔县何家堡村八旬老人李鸿钧常去地边转悠,挑选、搜集上好的麦秆做原料,心里琢磨着新的麦秆画样子。麦秆画对西府人来说并不陌生,这种民间艺术就诞生于麦地里,出自庄稼人的粗糙双手,一幅幅麦秆画表现了西府农人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在李鸿钧眼里,麦秆是作画的好材料。他把选好的麦秆收拾干净后,进行煮、刮、熏、蒸、漂、烫等十几道工序,一根根麦秆显露出自然的光泽和纹理。家里有一间专门用来作麦秆画的房间,李鸿钧忙完农活,就钻在屋子里收拾麦秆、画图、烙画等,房间里堆了不少麦秆画作品:《人之初》《雄姿》《四大美人》等。画面中,小女孩的丝丝头发、美人服饰的层层褶皱、雄鹰的羽毛翅膀,都被原色的麦秆展现得活灵活现,看起来十分生动、文雅、细致。
  麦秆画看着好看,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上世纪90年代,李鸿钧跟随凤翔麦秆画艺人薛虎贤学习麦秆画,自此迷上了麦秆画,一坚持就是20年。问及为何要作麦秆画,他的回答很简单:“麦秆画好看,我喜欢。”加上良好的绘画基础,李鸿钧的麦秆画越作越好。李鸿钧说:“煮麦秆的时候要用心,煮不好就失了柔韧。熨麦秆的时候,温度要把握合适,不然颜色过深过淡都不好看。用麦秆作画时要注意力集中,不然位置跑偏,就不像了。”正是在追求完美的自我要求下,李鸿钧的麦秆画不仅获得了村里乡亲的好评,还吸引来不少收藏者、购买者。李鸿钧看到别人对自己麦秆画的称赞,收获了成就与快乐。
  麦秆画是宝鸡民间美术中的靓丽成员,内容涉及山水、花卉、人物、动物等,神奇的麦秆能表现各种题材。部分西府人家把麦秆画购买回来,挂在家中作为装饰品。麦秆画作为我国独有的工艺品之一,还含有吉祥的寓意。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万般无奈,藏在麦草之中。麦草保护了刘秀,民间视麦草为吉祥之物,制作麦草画作为皇家贡品。
  麦秆画为什么被赋予美好、吉祥的寓意?这还要从小麦说起,小麦是陕西、山西等许多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十分重要。古人认为小麦象征丰收与财富,小麦造福于人,人们寄予它美好与珍贵的情感色彩。至今,爱面如命的西府人也是如此,正是出自这种心理,源自小麦的麦秆画也被赋予了吉祥的意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