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时代人物表情记录者——何光焰
本报记者唐晓妮
    何光焰绘制的钟南山院士画像

    何光焰笔下的李兰娟院士

    阅读者

    武汉热干面

  童年与人物画结缘,却阴错阳差地走上了焊接岗位;虽未经过科班训练,却坚持用画笔记录时代人物表情。他的名字叫何光焰,我市有名的人物画画家。
  两张画像种下“种子”
  1941年,何光焰出生在四川省酆都县(今重庆市丰都县)一个书香之家。家中的书香氛围让何光焰打小就跟诗书画结了缘。特别是画,可谓是何光焰的“至交”。那时,何光焰整日写写画画,忙得不亦乐乎。
  1950年,在四川省解放的群众大会上,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两张巨幅画像,跃入何光焰眼帘。“原来人物画可以这么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太震撼了。”说起当年的场景,何光焰记忆犹新。
  参加完大会,巨幅画像牢牢地长在了何光焰脑海里。不吐不快的何光焰站在小凳子上,以自家的墙面为“画布”,画起了脑海中的毛主席。
  “画得真像。”“这小孩是个‘大画家’”……周围人的称赞声让何光焰开心极了,也让人物画的种子在他的思想里扎下了根。
  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是在学校求学,抑或是在西安钢厂、陕西机床厂上班,何光焰的笔尖从未离开过人物画。几十年里,何光焰以家人、同学、同事等为素材,创作了无数人物画作品,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家庭批判会”加速“成长”
  如今,何光焰斩获多项中省大奖,第四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金奖、陕西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老年书画作品展一等奖……何光焰已经成了绘画界的名人。但回到家,何光焰却依旧是“家庭批判会”的批判对象。
  “几乎每个周末,我们家都有一次聚会,我们把聚会叫作‘家庭批判会’。”何光焰的妻子高宏文介绍道。原来,在何光焰的耳濡目染下,他的儿孙都痴迷画画,且是个中翘楚。一家人聚会,聊的大多是书画的事。聊着聊着,聚会变成了何光焰的作品“批判会”。你听:“爸,您的画太写实了。作品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爷爷,您这字不行,得练一练。”……“‘批判会’上不讲虚的,一句比一句狠,有时候我们都听不下去,但老何却总是笑嘻嘻的。”高宏文说道。
  “有啥听不下去的?说得对,我听;说得不对,我坚持自己的特色,挺好。”何光焰解释说,“‘批判会’其实是督促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我这人喜欢挑战,越难干的事情,我越喜欢干。家人的‘高标准、严要求’刺激我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方式,正合我的口味。而且,我不是科班出身,‘批判会’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突破自我,加速了我的‘成长’。”
  笔耕不辍收获“果实”
  工程师、工艺美术师、技师……这些荣誉称号见证了工人——何光焰的忙碌,也见证了画家——何光焰笔耕不辍的故事。
  何光焰是厂里的“焊接王”,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样。但只要稍有时间,他便沉浸在绘画世界中。平日里,正吃着饭,他就突然扔下饭碗走了,准是有了灵感跑去画画了;一家人旅游,半天找不着人,准是猫在哪个角落画画呢……
  退休后,何光焰有了大把时间,更是一头扎进了绘画世界。有时候半夜一两点,何光焰依旧在伏案作画。“自1964年至今,我在宝鸡生活了56年。厚重的宝鸡历史文化底蕴和朴实豪爽的宝鸡人,给了我第二个家乡,也给了我新的艺术生命,我有太多东西要画。”何光焰说。
  如今,他不再像儿时那样,看到啥画啥,而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远大目标——记录时代表情。
  于是,记录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年月,他的笔下有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毛泽东;记录大师辈出的近现代,他的笔下有了以虾为伴的齐白石、胡须飘飘的张大千;记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刻,他的笔下有了沥尽心血的钟南山、李兰娟……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光焰的作品不仅斩获多个奖项,更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一个小故事便是明证。一次画展上,何光焰的一幅作品——邓小平画像,竟惹得一位看展者痛哭流涕。原来,这位看展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看着眼前传神的画像,想象着自己的生活巨变,不禁泪流满面。
  何光焰的画作为什么能直击人心?答案很简单,他作画时不是直接动笔,而是通过查史料,实地采访等形式,掌握大量材料,捕捉人物最经典的笑脸,记录最抓人心的经典时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