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眉县炉齿面
杨烨琼
  炉齿面是流传于眉县齐镇一带的面食,属于关中面食的一个分支,它是以面食的形状而得名的。
  揪下一块和好揉筋道的面团,以小擀面杖反复擀压,不一会就成了一张大饺子皮样薄、筋、光的面片。再根据顾客的要求或宽或窄地在圆形大面片中间剺三五刀,刀口两端不出头,保持周围一圈整体连接,就形成了如同圆形炉齿一样的形状,所以此面就叫作炉齿面。
  刚出锅的炉齿面可以干拌,可以浇汤,也可以油泼,任由着人的性子和爱好随意而为。在搭配上依据口味,可简可繁、可荤可素。
  红萝卜和青菜的底汤菜,薄薄的一层油和辣子漂在汤上面,无肉也无鸡蛋花,这是清淡型的,筷子挑起尝一口,汤味不酸不咸,有家常的味道,面则筋道滑爽,感觉特别亲切和舒爽。
  炉齿面无论汤浓且煎汪,臊子飘香,还是干拌油泼,都令人爽口难忘……
  齐镇梁姓在新中国成立前是齐镇街道有名的炉齿面名厨之家,传承祖业,开着一家炉齿面馆,祖传的手艺,世代传习,用料精到,加之面馆主人为人谦和、老少无欺,生意兴隆,佳誉一方。
  据梁姓家族的代代口传,炉齿面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古镇齐家寨。
  明末清初之际,处于战略要地斜谷关关口不远处的古镇齐家寨,受当时战事、割据、兵燹、匪患之乱非常频繁,人们常常要携家带口去南山中躲避兵患匪乱。
  避乱时,往往是全村人举家匆匆出逃,大案板等携带不便的东西就留在家中,只背些应急的白面进山。山中没有大案板,擀大案面的技术无法施展。虽然人们颠沛流离,然而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妇女们就用山间溪水和面,以大石头的光面为案板,揉面揪块,擀薄入锅,这是一腔对家的温情、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一股对世事的抗争,锅底的柴火噼里啪啦地唱着欢歌,一缕缕炊烟在蓝天下扭动着腰肢。不一会儿,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食就送到了亲人们面前。因为简单快捷,此法很快在山中避难的各个家族中流传。
  因陋就简,缺盐少醋,然而对爱好面食的人来说,这份口福,彼时彼境中已实属难得。那年月,有时在山中避乱太久,就会出现缺粮少吃的现象,在人口较多的大家族中,往往会有你吃多他吃少的抱怨,会发生些矛盾争执。
  据说,当时有个好观察、喜思考的族长,忽发灵感,规定把和好的面团,按人分块,一块一擀,擀好的薄圆面片只在中间剺两三刀,不再切成条状,保持四周连接,成为炉齿状,然后入锅煮熟,一份一碗,直观公正,避免了家族矛盾,人们都很满意。
  后来,因为炉齿面做法简单,避免了擀大案面时体力消耗大的弊端,而且配菜、调料、吃法可繁可简,随性自由,也深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慢慢就成了家庭餐桌上的家常便饭。
  现在的炉齿面配料更讲究,味道越来越适应现代人的口味。
  岐山臊子面、户县软面、眉县炉齿面等都是面食,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也有些许不同,往往这种不同多由环境、物产、风俗等因素造成,这种不同恰恰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已往的风俗等,是这种美食所含的区域文化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说,吃特色美食、听美食故事,其实也是在领略一种文化。
  每次品味炉齿面时,脑际总会出现当年人们扶老携幼慌慌张张奔走逃难时的窘迫情景,也会回味那些生活的智慧,还有人们面对苦难时的不甘屈服,以及对生活的满腔热爱与执着。
  今年有一次去县文化馆参加活动,说到炉齿面,文化馆那位精明强干的女馆长告诉我,炉齿面已被列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就是齐镇梁家的小伙子。
  (作者系眉县槐芽高中原副校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