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父亲的纠结
◎孙江林
    孙江林:岐山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发表散文、小说200余篇,编著有《岿然砥柱立中流——冯玉祥》《护国英雄蔡锷》等。

  像一次潮汐过后凸显于岸边的礁石,父亲去世后的几天里,我脑海里偶或浮现出这样几个字,父亲的纠结。
  父亲有过纠结吗?答案确定无疑。被岁月镌刻在父亲脸上的皱纹能说明一切。父亲一生传递给我们的能量一直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有纠结,父亲也很少给我们提及。
  我曾写过一篇《卖牛》的散文,获得《光明日报》关于“父亲”有奖征文全国一等奖。《卖牛》一文是1998年发表的,那年父亲64岁,那时父亲还能看书读报,我不知道父亲看过这篇文章后的真实想法,是否有过纠结与疑惑:明明只卖一次牛,为什么要说成两次呢?现在父亲走了,我已无法求证父亲当时的想法。之所以那样行文,完全是为了写关中农民的艰辛。
  翻修老屋时,父亲也有过纠结。六爸曾给我和大哥、三弟说:“拆老屋房子前,你爹在老屋门前坐了整整一晚上。”老屋的房子背靠原大队部,是爷爷手上添置的,父亲兄弟三人后来又做了增建,我们兄弟几个都是在那儿出生成长的。老屋留给我们的记忆太多,不管是五爸、六爸,还是我们兄弟堂弟堂妹等,回到那里,我们就会被一种熟悉的磁场所吸引,一种祥和、幸福、感动的感觉就会弥漫心间。但有一年的地震使房屋的墙砖有所开裂,加上随着父亲年事渐高,觉得应该重建。这个想法三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于父亲患糖尿病近30年,已年过八十。后来大哥、三弟和我议论此事,心细的父亲忽然注意到花费可能会成为我们不小的负担,怕影响我们小家庭的团结,有点后悔,于是父亲想让我劝三弟放弃这个念头。那年暑假我和大哥、三弟回家后与父亲一起说到此事,三弟说他已请人设计了图纸,并专门回西安取了一趟。三弟回岐山后我斟酌着词语给三弟说出老人的心思。三弟听后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笑着反问我:“老人真是这么想的?”我让大哥证明,父亲也在一边微笑点头。三弟说:“老人是怕我们花钱,在为我们着想,老人把我们养大,培养成大学生,现在我们在城里都成家立业了,住着上百万的房子,给老人花几十万盖个房子困难就这么多?你们两个有困难,这房子我一个人盖了。”三弟在单位干了十多年领导,个性很强,说一不二,父亲看到三弟这样说,心情极为复杂地微笑着拉过三弟的手不停地拍着安慰,却说不出一个字来。翻修老屋,我和大哥、三弟、六弟一起凑钱,考虑到地层结构,三弟要求上下两层圈梁都使了钢筋。房子于2017年盖好。事实证明三弟的决定是对的,父亲对新房子非常满意,每次夏收前和六弟一起从县城回老家,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每天拄拐到街道与老朋友聊天,脸上溢满笑意。
  父亲一直不曾给我们诉过苦,更不曾给我们诉说过自己的纠结。这些纠结都是我的猜想。父亲的纠结,其中蕴含着对别人的理解、关心、友善与包容,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吃苦受委屈,也不去责怪别人,眼睛里溢满的也是理解与同情,看不出一丝埋怨。如今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不会再有纠结了,但父亲一生做人的坚守和信条,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肖像作者陈亮)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