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
——疫情防控系列短评之二十四
  晓妮
  追星,古已有之。左思一纸《三都赋》,引来洛阳纸贵;韩娥一曲,余韵绕梁,三日不绝;潘安出行,妇女结伴城墙相看……但在当代,特别是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此时此刻,我们不禁反思——今天,我们该追什么样的星?
  我们该追有大爱的“无名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有白衣战士,有社区工作人员,有公安干警,还有无数心有大爱的“无名星”。他们中,有人以“中华儿女”之名,捐赠防疫物资;有人三过家门而不入,只为义务接送医务人员、运送防疫物资;有人把热乎乎的食物送到医务人员手中,便悄然离开;有人肩挑背扛给武汉同胞凑了85吨山货……这些人没有留下名字,却用自己的方式,折射出爱的光辉,共同铸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这样的“无名星”,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值得我们一追。
  我们该追“逆行”而上的“英雄星”。“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面对疫情,不少“逆行”英雄火速递交了这样的请战书。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9岁的医生彭银华倒在了抗疫一线,抽屉里还留着没来得及送出的婚礼请柬;16天,袁传伟一人扛起一条生产线,只为给医院及时提供消毒设备;四天三夜,300公里,“95后”医生甘如意不分昼夜、风雨兼程,只为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这样的“英雄星”用自己的方式和疫情赛跑,值得我们一追。
  我们该追国士无双的“文曲星”。1月18日,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奔赴武汉。连续4天96小时的奔波后,他拨开迷雾——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1月26日(正月初二),5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带着团队进驻武汉,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1月27日(正月初三),7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奔赴武汉,指导临床一线合理用药,逐步探索中医药诊治良方……这样的“文曲星”是院士也是战士,值得我们一追。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