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交警之窗•专题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粮食定量供应凭票购买
餐桌上越来越丰盛
美食选择更健康
从凭票供应到手机点餐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21世纪:
美食选择更健康
本报记者张琼
鸡鸭鱼肉不稀奇,水果零食全球购,鲜菜粗粮更受宠……进入21世纪,宝鸡人的餐桌美食和饮食观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摒弃大鱼大肉的豪吃豪饮,追求更健康、更天然、更营养的食品。同时,互联网科技加入宝鸡人的饮食选择中,网购、外卖、团购等诸多餐饮消费方式可供选择。
90后市民张子杰因工作繁忙,午饭基本都是用手机订外卖,在网页上选好美食后电子支付,不到30分钟,热腾腾的美食就被送餐员送上门。张子杰说:“这个时代,一部智能手机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吃饭,想吃什么,什么口味,动动手指都可以实现。”
火锅、牛排、烧烤、臊子面、川菜……华灯初上时,宝鸡人或三两好友相聚涮火锅,或家人团聚品川菜,或恩爱伴侣吃西餐。如今,随着宝鸡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没有东西吃已不是问题,而是吃什么、怎么吃,人各有所好,美食的选择可谓多种多样。70后市民刘建德说:“我以前胡吃海喝,导致身体状况不好,这几年我坚持吃低糖低脂肪的食品,少油少盐少糖。”刘建德坚持自己做饭,调味简单,偏爱绿色蔬菜,他家饭桌上的家常菜是蒜蓉油麦菜、青椒肉丝、手撕包菜等。其实,像刘建德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宝鸡人的饮食除追求好吃之外,更注重食品的卫生、健康和营养,许多超市和美食经营者也打出了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等招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宝鸡人从米袋子到菜篮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餐桌上的记忆成了历史的印记,从单一到丰富,从饱腹到健康,老百姓的餐桌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